
2025年,美国一系列的操作,看起来气势汹汹,实则早就失了以往的锐气!
关税战,一开始是儿戏般的加到245%,之后威逼不成,便在保留10%(对等关税)的基础上,暂停24%的税率,并休战六个月,之后对其他国家,依旧是重拳出击!
科技战,本想靠着阉割版的H20,一边赚咱们的银子,一边靠着倾销,压制我们的科技,结果,因为爆出显卡上装载追踪器,在我国销量大减,近期还直接停产!
军事战,自打我国爆出了六代机,在尖端武器上与美国拉开明显代差,“理智且平和的美国”回来了,之后本想靠着印度复制下俄乌冲突,结果一场印巴空战六比零,漏光了印度的底裤,打散了美国的热战希望!
金融战,这就更不用说了,这一轮美元潮汐,老美算是被我们破功了,靠着货币互换,暴掉的国家就没有几个,自家的房子确实被带进了坑里,但也算平稳落地,没出太大的纰漏,现阶段大A又表现良好,就这么坚持一段时间,以他为原点,让货币重新流动,让经济冷启动成功,破除当下的通缩,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认真想想,常规的招数,显然已经不起作用,美国想要绝处逢生,唯一的办法,就得从制度上向我国靠拢!
在国内的网络上,一直有个经久不衰的观点,那就是想要超越美国,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全面市场化,以提升经济的运行效率,理由倒也简单,私企因为是自己的,所以对于市场的反馈,对技术的迭代,对创新的追求,是远远高出,陷入“公地悲剧”的”郭起“,并且,这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物质生活的提升,市场化下的私企,是绕不开的一点!
只是随着美国的衰落,我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市场化所推崇的效率,本质上是个体对自家的事业,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以获取足够的利润,换言之,大部分人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如果奋斗的过程,吃了不少苦,奋斗成功之后,还要继续吃苦,那我还奋斗个啥!
前些年,很多印度裔,在美国大企业,混的风生水起,起初我们都以为是印度裔手段复杂,现在想想,这完全是白人老板和印度高管的双向奔赴。
企业创业成功后,老板的身体透支,精力不足,是很平常的事,修养的同时,企业也不想完全不管,而印度裔恰好提供了这个需求,对上,他们通过画大饼的方式,取信于老板,对下,拉帮结派,确保有足够的人手,来完成任务,即便任务完成的不怎么完美,但短期你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此后,只要不影响公司的业绩,老板享受生活之余,也只会是睁只眼闭只眼!
其次,是垄断,美国现阶段的军工技术,相比于我国,已经垃的不行,但问题就在这里,美国知名军工企业,可都是市场化下的私企,按照以往的推论, 他们的效率,应该远远超过咱们的”郭起“才是,可现实为啥是相反的?
答案也不复杂,企业的初期是盈利,终极目标是垄断,美国现在能制造六代机的只有两家(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能够建造航空母舰的船厂只剩下一家,能制造主战坦克,只剩下半家,这种单方面的卖家市场,作为买家的美国政府,还能剩下多少议价权!
近年来,美国的武器,价格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烂,制造周期越拉越长、武器升级遥遥无期,其核心原因,便是这些企业基本实现了,对市场的垄断,不管生产的如何,不管还能不能生产,银子,都能自动的跑到腰包,市场竞争就已经失效!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看一开始的说法,市场经济下,私企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效率最大化,在美国这样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国家,为啥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效果?
甭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只要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生存的压力变小,上层追求享受,中层勾心斗角,下层人浮于事,整个企业的效率会越来越低,如果自身不是什么垄断企业,破产也只是早晚的事!如果是垄断的,那就更糟糕了,他不仅没有让效率最大化,反而拿着天量的研发费用,成了阻碍国家发展的障碍,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违反常识的现象!
反观我国的一些”郭起“,总体的效率,虽远不及私企创业初期的高效,但长期的监管,稳定的科研环境,以及不执着于业绩增速,只要拉长了时间,我们的效率反而又远超美国,最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制度,对于那种需要长期研发,却又无法经常出成果的科技,反而是一种巨大的支撑!
之前我曾屡屡说过,美国在这场百年变局中,赢过我国的唯一可能性,是率先搞出第四次科技革命,之后再利用科技的垄断性,以巨大创新创造强需求,在全球疯狂捞钱还债,现在回过来再想想,这事没那么简单!
其一,美国这些AI巨头,在尚有优势之时,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还算充足,可随着我国持续追赶,三五年内,就会被我国拉平差距,甚至于超越,此时,这帮科技巨头,是继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想着反超,还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直接封锁市场,之后躺平赚钱,这些,可都是巨大的变数!
其二,美国制度,在调动资源的问题上,出现了系统性劣势,以往很多人将我国的过去定义为封建制国家,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自秦之后,我国就已经是郡县制国家,美西方倒是从古至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这两种制度,侧重不同,优势也相反!
封建制,市场化,说来说去,就是区域性自治,好处是,因为是自治,所以自由度更大,本地的财政收入,更多的是用于回补当地人,创造出更大的需求,在一个就是竞争多样性,每个区域在制度上的不同,导致大家的想法不同,路径多了,一些符合需求,又成本低廉的商品,就更容易出现!
坏处也是有的,同样是自治,如果一些企业,垄断后,不想奋斗了,此时,倘若对他国企业还保持强大的科技优势,倒也没太大问题,如果本身就处于弱势,或者说事是强势追赶,问题就大了,因为美国政府有限的权利,长期不问世事,无法深度参与到私企,就容易被他们欺骗,无法整合他们的力量,就容易被对手一个个定点消除!
美国缺”土“其实不是今天才有,十几年前,在我国管控产能之时,美国政府就一直在重启生产线,这么多年过去,干出来的没几个,骗补的倒是一大堆,MP Materials这家美国公司,更是将躺平玩明白了,他将大部分产能卖给我国提炼,自己只提炼一小部分,满足于军工订单,也就是说,这货知道美国政府有求于他,连装都不装了,直接摆烂!
反观我国的制度,仅仅是经济双轨制,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在私的方面,让各个地方形成区域性竞争,鼓励市场自由化,极大的降低了市场(商品)的交易成本,但仅仅是做到这一步,我们是永远也追不上,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美国!
庆幸的是,我们没有放弃”郭起“路线,一来,它保证了很多,关键且必须的资源,能够长期的保持低价,即提升了普通人的生活层次,又降低了企业的工业成本, 二来,很多关键性的科技领域,我们是愿意投入巨额的资金和时间,长久的研究他,直至突破,这对于业绩高于一切,只关注于短期利益的美企,是不可想象的!
总的来说,美国的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前期,是十分有效,但在发展的后期,遭遇同等体量大国的竞争,便容易因无法有效干预,以及集中资源,投放于关键科技领域,而落后于对手。
不过,美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之前对于科技企业,一直采用的是“补贴+采购”的模式,对于美企的干预力度较弱,对于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是所知甚少,但是在最近,在川宝的推动下,将直接谋求科技企业股份,虽然他一直对声称,是为了纳税人谋求福利,但这样的举动,瞎子也能看出,就是摸着我国过河,只是川宝短短四年任期,能不能学到我国的精髓,只有天知道!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随手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