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对话上汽高管:呼吁反内卷,价值提升将成为主流

从9月份开始,国内汽车单月销冠已经悄悄易主,上位的正是凭借自主品牌乘用车强势崛起的上汽集团。在广州车展的访谈中,上汽乘用

从9月份开始,国内汽车单月销冠已经悄悄易主,上位的正是凭借自主品牌乘用车强势崛起的上汽集团。

在广州车展的访谈中,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张亮、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也表示,荣威将告别“内卷”、开启“价值”,为家庭市场划出新跑道。

以下,为访谈实录:

1、为什么说荣威的豆包AI车机“有活人感”?

之前很多车型也集成过豆包,但背后的逻辑相对简单:要么是APP上车,要么是给了一套简单的算法,它有点像是把苹果的SIRI搬到了车里,是独立于整车运行的。

但荣威M7这次是整个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的接入,背后接入的不是功能,而是豆包的整套“智商”和大模型背后的信息量。

所以有些人会觉得,荣威M7的豆包思考时间有点久。但这说明它在不断地分析,在揣测背后的含义。

我举个例子,绝大多数车型如果跟它说“我不想吃饭”,要么会不知所云,稍微拟人些的会意识到车主在减肥,是真的不想吃饭。但如果是一位小朋友说“我不想吃饭”,他在前面还问了霸王龙相关的知识,那荣威M7的豆包大模型就会识别出来这是小朋友在撒娇,就会用鼓励的语气说:“恐龙也是吃饭才能长大的。”

所以我们这套AI座舱的目的,就是希望用户可以不再用以前那种死板的语句,来给车机下达指令,而是像和真人一样沟通。只要和平时一样说话,它就可以听得懂。

2、在智能化领域,荣威未来还会有哪些新动作?

张亮:

很多人讲汽车行业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实际上这个稍微有些狭隘。真正的智能化上半场是互联,下半场是AI。荣威在智能化的道路上,要通过互联生态、AI等技术持续前进,这次跟豆包的合作只是第一步。

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再到SOA架构的打通,为AI豆包提供了基础。此外,AI的能力不适合由车企进行从零到底的打通,因此必须要借鉴供应商伙伴的生态解决方案。我们做的是在AI豆包的基础上进行汽车行业的训练,将荣威的知识库和它的基础能力打通,来实现车辆的能力。后续,荣威会继续延展座舱能力,打通AI Agent和其他生态,来实现更好的用户服务体验。

3、竞争如此激烈,荣威M7能否杀出重围?

M7上市一个多月,在中级/B级插混市场排名前三,仅次于比亚迪秦L/海豹06 DM-i和吉利银河A7;同时中高配占比达到82%,超出了内部预期。虽然荣威在产能准备上不够契合,还需要爬坡,但首月5000台的零售销量还是表现不错的。

而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荣威的务实科技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

就拿舒适来说,荣威M7的Surflex反重力海绵之所以能够既柔软透气、又有支撑性,主要是因为在材料科学上的努力,而不是通过增加更高成本的叠材料层数来实现。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效率、是省油。荣威的DMH 6.0已经做到了48.1%的最高指示热效率,工信部的WLTC油耗3.8L/100km在这个级别也是领先的,而且全系标配160km的大电池。(比亚迪秦L大电池版本的WLTC油耗3.98L/100km)

同样重要的,还有在品质、内饰、外观上多元的体验,以及极致的性价比。在10万级车型上的CDC动态悬挂、沙发躺椅和能耗水平,用户都看得见。

因此未来,荣威还会继续坚持这条使用务实科技,平权地为用户提供优质车型的产品路线。

4、荣威品牌的底色是什么?

大家看到荣威的科技是务实的科技,是消费者所需要的科技,是普惠技术的科技,当然也是在局部领域引领的科技。因此“品位科技、超值信赖”,应该是荣威的底色。品位一直是荣威原来的高端定位,这个仍然不会变。今天荣威带给用户享受和体验的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性价比。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荣威会围绕“靠谱”这个词来打造品牌。因此我们要从源头理解用户需求、打造产品、传递产品价值,更要以C端的视角看问题,做好用户的服务体验。

5、明年“价格战”会不会继续?车市会不会降温?

回到上下半场的想法和理论,我认为上半场中国汽车行业干得不错。至少最近这几年,我们不仅完成了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也完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但下半场,我们依然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我相信随着政策退坡和消费提前释放,明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会有些痛苦。因此对一家车企来说,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是怎么从过去的讲规模、讲体量,能够变成讲品牌、讲精益、讲发展。不仅需要追求技术进步,更需要从人文关怀、从负责任的企业发展角度考虑,把销量做好的同时也要发展质量。

同时,不断地“内卷”“价格战”既不符合国家的发展利益,也不符合所有从业人员的发展利益,更不符合企业长期的发展利益。企业长期发展,需要健康的利润来保证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投入。因此荣威的做法是通过持续提升的产品和体验,带给用户更多的产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