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礼拜回到老家属院里头,在楼道里边碰到了老同学大林,他挨着墙根蹲着,胡子乱糟糟的,手里夹着一根烟,眼神木木地盯着手机,我差一点没认出三个月之前,他还是一家外企的市场经理,那会儿西装可挺笔挺的,特别有精气神儿。
"还没找着下家?"我试探着问
他吐出一个烟圈,带着苦笑说道,“投了一百多份简历,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倒也还可以,天天玩玩游戏,捣鼓捣鼓装备,一个月还能有两千多的收入,在职场上要看他人的脸色,游戏里的输赢全凭自己的本事决定,"
我不由愣住了,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话,莫名叫人心里涌起一丝难过,今年38岁的大林,有着每月六千八的房屋贷款压力,儿子刚上小学,妻子在民办幼儿园当幼师,月薪三千二,那两千多块钱的游戏收入,连房屋贷款都难以保持。
可他说这话时,语气里竟透着股解脱

02
大林的现状并非个别现象,社区社工张红美跟我讲,她所策划的失业青年成长小组,首次活动仅仅来了四个人,“有人觉得丢脸,戴着口罩去领失业金,有人满足于现状,觉得就算‘混着也能过活’,"
数据更加触目惊心,2023年,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达到5.4%,其中40岁以上人群的再就业成功率还不到三成,一家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上的求职者中,有83%仍在使用10年前的简历模板,更为严峻的是,市场上83%的岗位明确标注限35岁以下。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叫大林的人默默地艰难生活
另一位朋友老李,从事行政工作已经有15年,每天的工作就是盖章、走程序,上个月公司引入AI流程自动化,行政岗位需求突然大幅下降47%,他失业的那天,看着办公室里20岁左右的同事,被留下来,自己抱着纸箱走出写字楼,突然觉得这15年仿佛是一个闹剧。

我只会盖章,他跟我讲这句话的时候,眼圈都红了,「可现在还有谁会需要一个只会盖章的人?,
03
为什么80后突然"不想找工作"了
不是不想,是不敢,是不能,是认了命
头一条就是那道35岁坎,公司宁愿花八千请个应届生从零带起,也不愿开一万二的薪水留你,你引以为豪的工作经验,在AI面前根本站不住脚,更扎心的是,你投出去的简历,HR压根懒得看一眼,直接扔进废纸堆。

其次是技能断层带来的硬伤,38岁的程序员去面试,反倒被00后面试官反问,「您有使用AutoGPT写代码的经验吗」干了10年地产策划,你熟练绘制户型图,可如今企业更需要的是VR建模能力,传统制造业里画得再好的CAD图纸,在智能工厂面前,也拼不过一段高效的算法代码。
但真正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的最后那个因素,是生活它本身
大林仔细算过这笔账,每月房贷要六千八,儿子的学费一千五,水电燃气加上物业费得花一千二,光是一家人吃饭就得三千,这些还没包括老人万一有个病痛,或者人情往来上的开销,上份工作月入一万二,勉强能把各项支出cover住,如今让他去接一份六千的工作,等于全家人都得饿肚子。
「与其累死累活挣那点钱,不如躺平算了」大林说着这话,声音低低的,仿佛在劝服自身,
04

可躺平真的那么容易吗
深夜十一点,我经过小区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发现老张家的灯还亮着,他今年刚从互联网大厂被优化下来,如今白天跑外卖,晚上接私活做设计,外卖箱上贴着「接急单,10公里内秒到」,天冷得腿都抽筋了也不敢歇。
他老婆发现他在楼下偷偷地哭泣,第二天就去找到了一份超市收银的工作,还把退休的丈母娘接过来帮忙带孩子,夫妻俩抱,着痛哭了一场之后决定一起承担,“年后我跟你一块儿去上班,孩子让妈来带,"
这或许就是80后最扎心的底气,并非不愿躺平,而是压根没条件躺下
社区里那些不愿找工作的人,其实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谋生,一位被裁员的HR,把自己20年的面试经验整理,成知识手册,每月卖出2000多份,曾从事教培的老师考取了,碳排放管理师证书,转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还有一对夫妻,一个开网约车,一个做社区团购,两人月收入加起来居然超过了上班时的水平。

他们没找工作,但他们在找活路
05
37岁的曹明喆,从程序员摇身一变为药厂职工,接着又碰到创业合伙人卷钱逃跑的情况,最后开了一家高考咨询公司,他说道,选择大于努力,而这句话的背后,是他在职场中11年的乱折腾以及两次失业的经历。
可正是这些挣扎,让他找到了新的活法
在杭州,陈岚已经辞职3年去自学烘焙了,最近刚刚开了一家私房蛋糕店,「以前觉得文员是正规工作,现在才懂得,能把蛋糕烤好才是真本领」她发朋友圈的时候,我给点了个赞,可是心里头真是什么滋味都有。

80后这一代人,打一出生就成了时代的试验品,我们上小学那会儿,大学还不收费,等到上大学时,小学反倒免费了,还没毕业工作是包分配的,等毕业了却要自己找工作,没能力赚钱的时候房子还管分,等有能力赚钱了,房价已经高得望尘莫及。
不要被时代推着往前走,磕磕绊绊就到了40岁,忽然发现前面的路没了
06
可路断了,未必就是绝路
前几天碰见大林,他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接了个游戏代练工作室的零活,虽说收入不太稳定,但总算有了个奔头,他媳妇也报了会计证的培训班,说等孩子再大一些,就能出去上班了。

总不能一直这样过活,他掐灭香烟,眼神里有光芒了,“先生存着,然后再寻思怎么让日子过得更美很多。,
这话朴实,却重若千钧
80后的失业困境,是一代人的集体伤痛,也是一场无声的变革,我们借助不想找工作去应对年龄歧视,用低欲望消解成功学,凭副业刚需重新建立生活主权。
但社会不该止步于旁观
当社区,开启为失业青年制定时间规划表,当职业教育着手培育没有上限的技术工人,当夫妻共同度过失业难关的拥抱成了短视频里,的热门场景,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挣扎,还有重新打造价值的契机。

失业的终点,从来不是躺平,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起始
这一代的人从小没人来接,如今天天到学校门口接孩子,我们小时候成绩不佳老师会惩处我们,现在孩子成绩不好老师仍然惩处我们,我们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现在总算是学会依照自己的节奏前行了。
或许是慢了一点儿,或许是难了一点儿,但只要还在向前走,路就仍旧在脚底下,
期望每一个在深夜依旧亮着灯的80后,都能寻到属于自己的那道光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