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这回恐怕是真要把自己作到“众叛亲离”的地步了。

大家都还盯着台海的惊涛骇浪看的时候,其实棋局的胜负手早就悄无声息地换了地方,就在11月24日,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极具讽刺意味的消息传了出来。
赖清德当局居然硬生生把上海方面赴台筹办“双城论坛”的路给堵死了,这种把脑袋埋进沙子里的做法,不仅显得格局极其逼仄,更是直接把两岸仅存的一点缓冲空间给亲手填平了。
这件事本身并不复杂,按照往年惯例,上海和台北从2010年就开始轮流坐庄办论坛,哪怕这些年台海风云变幻,这扇窗户始终没关上。

今年的场子本来该夏天办,硬是被岛内的“大罢免”风波一路拖到了12月,眼看年底了,上海台办想着那就派团去沟通一下吧,顺便把之前谈好的“动物交换”等协议落落地。
结果倒好,赖清德当局的大笔一挥,直接拒了上海台办副主任李骁东的申请,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们觉得上海那边派三个办事员来就“足够”了,领导没必要来。
这种近乎孩童赌气般的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正如《联合早报》爆料的那样,这哪里是觉得人多人少的问题,分明就是为了报那一箭之仇。

赖清德这帮人,是被大陆发布的惩治顽固“台独”意见给打痛了七寸,现在手里没牌可打,只能靠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恶心人,企图通过阻挠两岸正常的沟通交流来找回一点那可怜的“尊严”。
可他越是这么折腾,越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慌张,他是真的怕了,怕两岸民众越走越近,怕他在岛内编织的那些信息茧房被彻底捅破。
但他可能没想到,这种看似强硬的“闭关锁国”,恰恰给了大陆全面提速统一进程的最佳理由,甚至可以说,统一的时间表,正是因为有了高市早苗这种外部杂音的干扰,以及赖清德这种内部破坏者的助攻,才变得越来越清晰。

大陆现在的打法,早已不是单纯盯着那几个跳梁小丑的嘴炮,而是实实在在地开始了“接管治权”的布局,这是一种比起硝烟弥漫更为深沉、也更为致命的压力,一种让“台独”分子睁眼闭眼都逃无可逃的窒息感。
这种“接管”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法律长臂的实质性延伸,过去有人吐槽大陆的法律隔着海峡是不是真的“管得着”,现在这种疑虑正在被打消。
大陆早就把话挑明了,对“台独”分子的惩治不再是说说而已,以前我们讲惩治,可能更多是发声明、列名单,而现在的节奏完全变了,从沈伯洋这帮人的遭遇就能看出来,大陆的法律战已经打到了他们的七寸上。

以前这些人还在岛内叫嚣“你奈我何”,现在听听风声就知道,他们已经在私下里跟民进党高层商量“后路”了,甚至有传闻说,他们手里攥着一份“禁飞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最好避免前往”的国家。
因为他们是真的害怕一脚踏出台湾,下一秒就被当地执法机构扣下,直接引渡回大陆受审,这种恐惧感不是装出来的,它是大陆法律效力溢出效应的直接证明。
10月25日被定为台湾地区光复纪念日,这就不仅是一个日期的确立,这是从法理源头上对1945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再次背书,直接把赖清德试图篡改历史、搞“法理台独”的地基给抽空了。

甚至国台办还专门搞了个举报专栏,收集这帮人迫害同胞的线索,毕竟谁也不知道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
再看看行政执法层面的推进,以往大家总盯着所谓的“海峡中线”,现在这条线在大陆眼里早就成了历史名词,自从大陆抹去了所谓的“禁限水域”之后,福建海警在金门、马祖附近海域的执法行动,那叫一个常态化、密集化。
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你看看大陆海警船的吨位,再看看那装备配置,往那一横,台湾那边的小艇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这种执法权的实际行使,就是在告诉岛内民众:这里的安全秩序,归大陆管。

慢慢地,大家也就习惯了看到印着“中国海警”的大船在自家门口晃悠,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威力完全不亚于千军万马。
不仅是家门口,走出去也一样,今年5月,日本抓扣台湾渔船的时候,是谁第一时间站出来拍桌子要人的,是大陆的外交部,我们不仅提出了严正交涉,还特意强调要保障台湾渔民的正当权益。
这事儿做得极有深意,等于是在国际舞台上公开宣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渔民就是中国的渔民,哪怕民进党当局为了媚日还要卑躬屈膝,甚至默认日本的霸凌,但祖国大陆绝不答应。

这种“我来护着你”的实际行动,比赖清德那一万句空洞的口号都管用,它直接击穿了民进党当局在涉外事务上的无能底色,让台湾老百姓看明白到底谁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娘家人”。
至于军事层面的威慑,那早就过了“敲山震虎”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实战化的深水区,现在大家也都发现了,解放军演习的风格变了。
以前还得提前发个安民告示,告诉你代号是什么、范围在哪儿,生怕吓着谁,可现在早就没有预告了,东部战区的行动那是说来就来,根本不给对面反应时间。

像那个“海峡雷霆-2025A”演练,听名字就知道有多硬核,舰机从多个方向直接向台岛抵近,完全就是一种“随时能战”的姿态。
这就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心理震撼:既然演习和实战的界限已经模糊了,那谁敢保证下一次看到的不是真家伙?
当山东舰编队在台岛以东海域把后路一堵,当远程火力的坐标参数已经锁定关键目标,赖清德那所谓的“以武拒统”梦也就碎得差不多了。

而且无论赖清德怎么想搞“脱钩断链”,想把台湾经济跟大陆割裂开来,现实的数据却结结实实地打了他一耳光。
就在2025年的前四个月,两岸贸易额眼看着就要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了14.7%,这意味着市场是有记忆的,资本是有脚的。
台湾的企业离不开大陆这个庞大的腹地,这是地缘经济的铁律,不是哪个政客发个文告就能改变的。

更别提老百姓的真实用脚投票了,“小三通”航线上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单是假期就有几万人次往返,船票一票难求。
大陆这边更是敞开了大门,台胞落地办证在所有口岸都能搞定,这便利程度就是在喊话:这就是一家人,回来串门不用客气。
一边是大陆这种海纳百川的融合姿态,另一边是赖清德在那搞“绿色恐怖”、想恢复什么军事审判来打压异己,把岛内近八成民众逼得对他怨声载道,这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赖清德越是想把大陆塑造成“境外敌对势力”,越是发现自己陷入了真正的孤立无援,他试图抱紧的日本大腿,面对大陆的强硬回击时也不敢造次。
他鼓吹的那些所谓“民主盟友”,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谁也不会真的为他火中取栗,历史的大势从来就像滚滚长江东逝水,根本不在乎河里的几块石头是不是想挡路。
从联大第2758号决议那一锤定音开始,到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全球绝对主流共识,再到如今大陆从法治、行政、军事到经济的全方位接管布局,这张统一的大网已经收得越来越紧了。

那个2025年作为统一进程的关键节点,如今看来并非虚言,每一项具体的举措都在为那个终极目标添砖加瓦。
其实赖清德自己心里估计也清楚,他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把台湾往绝路上带,但他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演这出注定悲剧的独角戏。
甚至可以说,他现在跳得越凶,闹得越欢,反而是在为统一“加速度”,就像这次阻挠“双城论坛”,表面看是他赢了一次面子,实际上却是又给大陆送去了一个“不得不出手、不得不加速”的绝佳理由。

当“台独”之路被彻底封死,当和平交流的门被他亲手关上,那剩下的选项是什么,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
所以说两岸统一这趟列车,根本不会因为谁不上车就停下来,反而是那些试图趴在铁轨上阻挡的人,最终会被碾得粉碎。
希望广大台湾民众能在这纷纷扰扰中擦亮眼睛,别等到最后时刻才发现,自己被赖清德这帮人给卖了,还替他们数了半天钱。

毕竟大难临头的时候,祖国只会保护自己的骨肉同胞,而对于那些数典忘祖的败类,历史留给他们的只有耻辱柱上的那一方冷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