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广东工业大学培养出院士,请全校吃牛排,入选双一流稳了吗

广东工业大学直接给全校师生上牛扒,理由简单粗暴,最近喜事很多。核心爆点就是本校陈新教授新晋院士,在广工工作快三十年,可以

广东工业大学直接给全校师生上牛扒,理由简单粗暴,最近喜事很多。

核心爆点就是本校陈新教授新晋院士,在广工工作快三十年,可以说是地地道道广东工业大学自己培养的院士。

之前广工篮球拿到总冠军,学校二话不说给所有人加鸡腿,广工对学生属实不错。

网友爱看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关于程院士的二三事。

广工这边的陈院士的剧情就一条直线。

比亚迪廉总也评上院士,但是就很风平浪静。

最近广工的喜事还有,新增ESI全球前1%学科、QS排名又提高了、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一口气拿下九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但在院士面前,这些条目就是“附赠小菜”,双非大学自己培养出一名院士的含金量还是太高了。

因此广工对于冲击双一流的信心更足了,一二把手拉了个“双一流作战群”,力争下一轮双一流必须榜上有名。

尴尬的是,广工的王牌是计算机、自动化这类新工科,而双一流评选比的是谁拳头硬,名额就那几个,除了政策照顾型选手,剩下的全是怪物。

有些排名比广工还靠前的名牌大学,这两学科照样没拿到门票,竞争残酷得肉眼可见。

最近原浙工大副校长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带火药味——警惕地方高校双一流泛化。

双一流不是普惠奖,最终能上岸的也就三十所左右,大批学校注定陪跑,砸再多钱也只是听个响;

个别大学把ESI、学科评估当成评判标准,举全校资源硬堆一两个学科,结果破坏了大学的学科生态,得不偿失。

句句都像照着广工剧本念,可那又怎样?

道理谁都懂,可真评上了,好处是实打实的,带领学校进入双一流的校长能写进校史,年年校庆被学生抬出来感谢谢。

学校双一流牌子一到手,经费、项目、高分生源跟着来,回报率极高。

所以哪怕知道可能是陪跑,也没人愿意减速。

至于资源和经费浪费?别问,问就是你不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