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串口通讯端口设备的参数解析

在使用串口通讯设备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注意到一些参数,它们各自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挑选5个参数进行简要解析。一、波特率通

在使用串口通讯设备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注意到一些参数,它们各自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挑选5个参数进行简要解析。

一、波特率

通信线上传送的所有位信号都保持一致的信号持续时间,每一位的信号持续时间都由数据传送速度确定。数据传送速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波特率反映了串行通信的速率,也反映了对于传输通道的要求。

波特率越高,要求传输通道的频率越宽,一般异步通信的波特率在50b/s~19200b/s之间。相互通信的甲乙双方必须具有相同的波特率,否则无法成功地完成串行数据通信。波特率就是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

波特率的单位是每秒比特数(bps),常用的单位还有:每秒千比特数Kbps,每秒兆比特数Mbps。串口典型的传输波特率600bps,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38400bps。PLC/PC与称重仪表通讯时,最常用的波特率是9600bps,19200bps。PLC/PC或仪表与大屏幕通讯时,最常用的波特率是600bps。

二、数据位

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6、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

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 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

三、偶校验与奇校验

在标准ASCII码中,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所谓奇偶校验,是指在代码传送过程中用来检验是否出现错误的一种方法,一般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奇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b7添1;偶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1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b7添1。

四、停止位

停止位是按长度来算的。串行异步通信从计时开始,以单位时间为间隔(一个单位时间就是波特率的倒数),依次接受所规定的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并拼装成一个字符的并行字节;此后应接收到规定长度的停止位“1”。所以说,停止位都是“1”,1.5是它的长度,即停止位的高电平保持1.5个单位时间长度。一般来讲,停止位有1,1.5,2个单位时间三种长度。

五、流控制

数据在两个串口之间传输时,常常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或者两台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不同,如台式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接收端数据缓冲区已满,则此时继续发送来的数据就会丢失。现在我们在网络上通过modem进行数据传输,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

流控制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接收端数据处理不过来时,就发出“不再接收”的信号,发送端就停止发送,直到收到“可以继续发送”的信号再发送数据。因此流控制可以控制数据传输的进程,防止数据的丢失。pc机中常用的两种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软件流控制xon/xoff(继续/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