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至2月5日得雨雪冰冻天气,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因为这关系着回家的计划安排,关系着回家路途安全,随着日期的临近,预测的准确度越来越高。根据最新的气象模型显示,冷空气能量强大成功将暖湿气流狙击在淮河流域,华北地区的大范围的暴雪消失了。

这一次的大范围雨雪天气总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冷空气南下,东北地区降下了小到中雪,随后在河南、山西、山东、陕西一带降下中到大雪。冷空气全面南压后,华北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放晴了。第二阶段是因为西南暖湿气流的强盛,伴随着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南海的水汽不断补充,冷暖气流在淮河流域相遇,当前第二阶段的降雪正在进行中。

2月2日-3日,冷暖气流始终在淮河流域进行拉锯,会给江淮流域带来暴雪和雨夹雪。冷空气顺着西侧影响湖北、湖南等地。暖湿气流从东侧北上,原本南北方向的雪线,逐步的变化成为了东西方向。

2月4日,伴随着冷空气从东侧南下,全面占领了西侧,雪线向东移动,原本河南、山东地带的暴雪天气变成了大雪。暴雪出现在了江苏北部地区。

2月5日,冷空气全面控制了华北上空,将暖湿气流压制在长江流域,江苏成为了最后的一块暴雪地点。2月6日以后长江以北地区全面转晴。第二轮的降雪接近尾声。湖南、湖北等地仍然会有大雪。

早前根据GFS美国数值模型的预测,2月4日-5日的山东的降雪主要集中在鲁南地区,其中日照、临沂是主要降雪中心,最大累计积雪深度达到了8厘米,折合成降雪量不过中雪范围。GFS始终坚持此次冷空气的能量强大,会把暖湿气流拦截在淮河以南。

江苏的降雪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累计积雪深度将达到15厘米,对应的降雪量为暴雪。根据官方的预测,整个江苏都会有暴雪产生,因为天气预测的复杂性,需要及时跟进。

因为冷暖空气在淮河一带拉锯,所以安徽,湖北累计降雪深度将达到20厘米以上。这并不代表降雪量很大,因为从2月1日-2月5日,淮河一带始终有雨雪冰冻天气。这只是这几天的累计降雪深度。也说明湖北、安徽是主要的降雪中心。
EC欧洲数值模型预测就相对离谱一些,早前EC 的预测冷暖气流会在江淮地区形成气旋,气旋北上影响华北、东北地区,如今东北地区的降雪已经调消,山东从暴雪调弱成为中到大雪。此前的EC 预测山东鲁南地区会有20毫米以上的降雪量。

EC 欧洲的最新模型显示,苏北地区将有暴雪产生,降雪量高达25毫米,从以往的经验来说欧洲模型过于高度降雪量,这一点还有待观察,整体来说,苏北肯定有强降雪,但是应该没有EC欧洲预测的这样强。

此外,欧洲EC 对累计降雪量的预测方面与GFS美国统一,降序中心在武汉、安徽、江苏北部一带。这一轮的气象预测,美国GFS再次完胜欧洲EC。

华北地区降雪的调消或调小,对于回家过年的朋友梦是一个大利好,如果顺利实现,在春节期间探亲访友就可以顺利出行了。但江淮流域因有雨雪冰冻天气,路面湿滑难行,需要格外小心。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