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豆包、千问、元宝疯狂抢夺下载量,App Store前十名中AI助手占一半

正如过去互联网领域的O2O、智能硬件、共享单车、生鲜电商、短视频、云计算等行业一样,临近2025年末,中国互联网行业的“

正如过去互联网领域的O2O、智能硬件、共享单车、生鲜电商、短视频、云计算等行业一样,临近2025年末,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浪潮之巅”属于AI行业。实际上过去AI已经在国内掀起多次热潮,OpenAI的ChatGPT爆红后,腾讯、阿里巴巴、抖音等互联网巨头就带火了一波AI大模型产品,DeepSeek的横空出世,又带动了一波AI热潮。这次,AI助手行业又双叒叕爆火,真正的“神仙打架”。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11月25日,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免费总榜单前十名中,有一半都是AI助手。其中,豆包(字节跳动旗下)排名第一,千问(阿里巴巴旗下)排名第三,灵光(蚂蚁集团旗下)排名第六,元宝(腾讯旗下)排名第八,夸克(阿里巴巴旗下)排名第十。

与过去在技术上的横向对比所不同的是,豆包、千问、元宝等AI助手这次直接来了波大的,疯狂抢夺下载量,并且,这波“神仙打架”来得毫无征兆,豆包、千问、元宝、灵光、夸克,突然就开始拼命拉下载量。

七麦数据近30天的应用总榜显示,豆包、千问、元宝、灵光的“冲榜游戏”始于11月17日,而这天也恰恰是灵光App上线的日期,千问在这天也冲到了App Store免费总榜单前十名。豆包、元宝的排名一直很稳定,近30天内都稳居App Store免费总榜前十,豆包近90天内的排名多数时期都是霸榜App Store免费总榜第一。

千问、灵光的疯狂冲刺,App Store免费总榜前十名显得拥挤起来,对于其他AI助手产品来说,摆在面前的形势也很急迫。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日,我国累计有61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30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除豆包、千问、元宝、灵光、夸克之外,大厂和明星创业公司旗下的AI产品也有很多,比如,讯飞星火(科大讯飞旗下)、纳米AI(360旗下)、文心(百度旗下)、Kimi(月之暗面)、DeepSeek(杭州深度求索公司)、可灵(快手旗下)。

回顾国内互联网行业每波浪潮来看,所谓的“XX元年”只是开始,真正的加速洗牌期往往要过两三年,当前的AI行业,显然也跟过去的O2O、智能硬件、共享单车、短视频、云计算等行业一样,也要面临一个“洗牌期”。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用户端,市场根本容纳不了几百家AI助手产品同时存在,行业的“集中效应”,会让赢家通吃,而一些中尾部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

豆包、千问、元宝们的下载量争夺战,就是一个突然“加速”的过程,参与争夺的企业越多,其竞争的过程就会越激烈,结果也越残酷,面对几百家AI助手产品,市场上最多可能仅留下几款产品,其余的产品都有可能消失在竞争的长河中。

从市场当前的情况来看,倒是也没必要纠结某产品“X天下载量多少”的问题。

1.竞争没那么快结束。按照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79.7%的互联网普及率来看,除非市占比能稳稳地超过50%以上,否则,就不能算遥遥领先,也就是说,大家都还有竞争的机会,现在才是彼此竞争的开始而已,还没到终局。

2.当前的下载量更拼预算投入。目前的这波冲刺,是各AI公司在全网进行高额预算投入的结果,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App Store广告、软文、种草广告等,AI公司的重金广告投入换来了大量下载量。而投广告本身并不复杂,拼的是哪家公司更舍得投入,只要投入够多,冲刺App Store榜单并不难。

话说回来,这波竞争也很残酷,大厂是有预算去拉下载量,一些相对小一些的公司根本不敢这么“豪气”投入,本身技术上就要高额投入,正常的市场广告投入也会有,但是一个激烈加速拼广告投入的时刻,会瞬间把它们拉入“泥潭”,要么跟,要么出局。

3.更考验留存率和使用习惯。下载是用户接触产品的门槛,但真正考验产品的是留存率和使用习惯,用户下载后,如果一段时间不用,可能很快就将App删除,在接下来的竞争中,用户可能会看产品本身的使用情况,比如是否有效,是否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另外,用户可能也会看整个市场的情况,即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这也会影响用户的最终偏好。

对于国内的AI大模型行业来说,还有几个更现实的问题,即盈利模式。ChatGPT、xAI、Gemini等AI大模型产品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盈利点就是向C端用户收费,国内的AI大模型产品竞争超级激烈,除非本身产品足够出色且有超级良好的效果,否则,在“一家收费,其余免费”的现状下,向用户收费这一模式根本搞不起来,这就意味着它们少了一块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按照数字音乐、在线视频、网络小说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更习惯扩大用户规模,占有优势地位后,再向用户收费,豆包、千问、元宝等产品如果也想向用户收费,势必也得走这条路线。

与前几代互联网产品相比,AI行业的优势在于短视频的算法推荐,它加速了国内网民的信息平权,也就是说,以往要想让多数人知道并使用某款互联网产品,时间非常久,但有了短视频之后,某款产品要想爆红的速度可能会非常快。另外,过去的产品要想教育用户、培养市场的周期会非常长,但现在的用户习惯培养周期会非常短。

豆包、千问、元宝们只需要成为“不下牌桌”的人,就有可能在未来吃到“用户付费”的红利。对于用户来说,要珍惜这段AI大模型免费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