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的豆腐与留法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的说法是李石曾率先提出来的,原话是:“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简称“勤工俭学”。1903年,年仅22岁的李石曾随

勤工俭学的说法是李石曾率先提出来的,原话是:“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简称“勤工俭学”。

1903年,年仅22岁的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出国游学,就读于巴黎南郊的蒙达尔纪(Montargis)农业专科学校学习农学。

他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对中国特有的传统食品豆腐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多次试做。

1907年李石曾用法文出版了一本书《大豆的研究》,引起不小的轰动。

当时法国的牛奶供应短缺,李石曾就产生了在法国做豆腐的念头。

1908年他与乡友齐竺山,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并于同年回国招股,又在老家河北高阳县,招聘做豆腐的工匠。

首批招用20多人,这是豆腐公司首批中方员工,由齐竺山的弟弟、后来被誉为梅兰芳“戏口袋”的齐如山带领,坐火车经西伯利亚到法国。

那时坐火车,可以下车在车站的饭店吃饭,停靠时间充裕。

齐如山先带了一两个人去“试验”,如果成功就再陆续多带人去。

结果不成功,这些豆腐公司员工,都是乡间招来的青年,对于国际的认识及礼仪,几乎一无所知。

比如喝汤的声音特别大,刀叉弄得叮当乱响,到了令人侧目的程度。

于是就不带他们去车站饭店吃了,买回来在车上吃。

这些员工正值青壮年,饭量大,那种两头尖尖的大俄国面包,每人能吃五个,每天得买二百多个面包。

一次买这么多,齐如山不好意思,也不好拿,就设法分多次购买。

经常有同车厢的人笑着问齐如山,你们怎么吃那么多。

最麻烦的是大便,都没见过抽水马桶,也不会坐,都是蹲在上面,火车一晃动,弄得到处是屎。

齐如山还得过去擦洗,便桶里的水,只洗得到里边,水量也小。

好在他们自己带的有大水壶,每到大站,就下去把水打满。

有一回齐如山告诉大家,大便时留点神,尽量不要拉到外面,让人家笑话。

有个工人好奇地问,别人怎么知道是我们拉的呢?

齐如山耐心跟他解释,西洋人一向有坐马桶大便的习惯,自有火车以来,他们没人把大便拉到外面过。

要是人家知道你拉的还好些,只是你一个人丢脸;他们不知道,就会说是中国人拉的,那我们所有人,都跟着你丢脸。

1909年初,豆腐公司正式投产。6月孙中山先生到豆腐公司来参观,后来他在《建国方略》中,对巴黎豆腐公司,还有专门的论述。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李石曾发现从国内来法国做工的同胞,大多是文盲,与法国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于是就开办了夜校,让工人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中文、法文和一些科学常识,并亲自编写教材并为他们授课。

两年后,他发现这种做法颇有成效,就想推广到青年学生之中去,让他们“勤以做工,俭以求学”,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培养有用之才。

就这样,豆腐公司引发了留法俭学会、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等组织的建立。

并由此引发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意义深远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