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天朔,唱《朋友》的那个人,年轻那会儿,舞台上风头正劲,春晚常客,地下的乐队圈子里更是大哥的气场,身边人都觉得这哥们讲义气,兄弟有难,他一定冲在前头。

他自己也没想到,义气这事儿有时候能害人,自己名下的酒吧出事,朋友闹事,最后他成了被牵连的那一个,戴上手铐,进了局子,六年光阴交代在里头。
人进去了,母亲四处托人想把儿子捞出来,年纪大了还得为儿子操心,这种心情只有做父母的才懂,臧天朔在狱里开始悔,白天黑夜都在想自己当初怎么就不听母亲的话,离那帮人远点。

提前减刑,2014年出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下跪认错,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自己对不起她,母亲一把把孩子抱住,说能改就是好孩子,这一幕,外人谁也插不上话。
出狱以后,想着靠音乐东山再起,六年没露面,市场已经变了,做音乐节,借母亲的钱,想再拼一把,结果天公不作美,暴雨一来,钱全打了水漂,欠了八百多万,债主一个接一个打电话。

身体本来就有病,熬夜、压力、操心,肝癌晚期,2018年走了,留下老婆李梅和孩子,还有一大堆的债。
李梅没稳定工作,孩子要养,八百多万的债谁都扛不住,找婆婆帮忙,婆婆一面都不见,李梅没招,把婆婆告上法庭,要求分遗产、分担债务。

法院判了,遗产一人一半,债务还是她自己背,婆媳关系彻底闹掰,债到底还没还清,到现在没人说得准。
臧天朔的故事,一路走来,有高光,有坎坷,兄弟义气最后成了麻烦,母亲年纪大了还得为他操心,走的时候最亲的两个人反倒成了对簿公堂的陌路人。

人这一辈子,谁都想风光一阵,最后绕了一圈,还是家里那点事最扎心,臧天朔要是能早点想明白,或许就不是这个结局。
臧天朔的一生,似乎是一场关于“义气”和“责任”的错位博弈。
从风光一时的舞台大哥,到因兄弟义气付出惨痛代价,再到走到生命尽头时亲情的裂痕,许多人或许会叹息:在追求光鲜的过程中,忽视了最重要的亲情和自我反思。

人生常有遗憾,但是否能在一开始就清醒地看清自己的责任与取舍,或许能改变结局。
你怎么看臧天朔的故事?是否觉得他最终的结局和他早期的选择息息相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