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11月11日,上海,2名外国人骑共享单车上高架,一人淡定的坐在高架上,另一人则在拥挤的车流中为他拍照,丝毫不管是否影响到交通,当旁边有司机拿出手机拍摄他们时,其中一人还对着镜头比了个“耶”,一脸得意,完全不当回事! 网友们纷纷表示:看着像印度人,滚回自己的国家! 先抛开国籍争议不谈,这行为本身早已突破了安全与规则的双重底线,上海的城市高架作为快速通道,设计时速普遍在60公里以上,晚高峰时段车流密集,车辆间距往往不足十米,任何突发状况都可能引发连环追尾。 非机动车闯入高架,本身就属于严重交通违规——共享单车的刹车性能、车速根本无法适配快速路环境,骑行者既没有安全防护,也无法与机动车保持安全距离,而这两人不仅骑行上桥,还在路面逗留拍照,相当于在流动的“钢铁洪流”中设置了移动障碍,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法律从不会因国籍而网开一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明确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可处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扣留其非机动车。 而《出境入境管理法》更是明确,外国人擅自进入限制区域且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所用工具可依法收缴,这两名外籍人士骑共享单车上高架、在车流中长时间逗留,已远超“普通违规”范畴,属于典型的“情节严重”,完全符合拘留处罚的适用条件。 那些为他们辩解“可能不懂规矩”的声音根本站不住脚——上海高架的每个入口都设有醒目的“禁止非机动车驶入”标识,中英文对照且配有图形警示,共享单车上也印有“禁止驶入快速路”的使用须知,即便不懂中文,国际通用的交通标志也足以传递禁令信息,所谓“不知情”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网友的愤怒不难理解,但“滚回自己的国家”这类言论却跑偏了重点,我们反感的从来不是“外国人”,而是所有目无规则、漠视公共安全的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籍人士,都必须遵守同样的规则底线。 过往案例中,有外籍人士闯红灯被交警依法罚款,有违规停车被拖车处理,这些处理结果都证明,所谓“超国民待遇”早已是过去时,规则的刚性不会因国籍而松动,网友真正该关注的,是相关部门能否依法追责,用公正的处罚彰显“无特权、无例外”的法治精神,让所有不守规矩者付出应有代价,这才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核心。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向来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宾客,但包容绝不等于纵容,我们欢迎每一位尊重中国法律、遵守社会公序良俗的外籍人士前来工作、旅游、生活,但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将“外国身份”当作违规的“免罪金牌”。 这两名外籍人士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交通规则,更伤害了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当违规者带着傲慢的笑容挑衅规则时,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感。共享单车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加强用户使用规范的提醒,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辆驶入高架等禁行区域,从源头减少此类违规行为的发生。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起事件背后反映的规则意识缺失问题,无论来自哪个国家、何种背景,进入一个城市就应尊重当地的法律与习俗,这是基本的文明素养。高架禁行非机动车,本质上是为了保障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这一规则不分国界、不分肤色,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底线要求。 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共享单车平台也在配合提供车辆使用信息,公众期待的不是情绪化的口诛笔伐,而是公正透明的依法处理——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用实际行动证明“在中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你认为这两名外籍人士应受到怎样的处罚?面对类似违规行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包容与规则的边界?评论区聊聊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