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奋进远安·一线向前冲]远安:襄宜高速“最难”隧道精准贯通项目建设与地质保护双赢

远安融媒讯(记者伍玉华虞顺意通讯员程彩琦)11月5日,在远安县河口乡张桥村,襄宜高速宜昌段首条特长隧道——驻马场隧道,提前50天实现贯通。该隧道紧邻国家级地质文化村,为减少项目施工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当地积极推进企地共建,运用先进施工工艺,攻克复杂地层施工难题,实现了项目建设与地质保护的双赢。

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简称襄宜高速)是连接湖北省襄阳市与宜昌市的高速公路,也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襄阳都市圈至宜荆荆都市圈的快速通道,极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驻马场隧道全长3800米,是襄宜高速宜昌段土建一标的核心工程,紧邻国家级地质文化村——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因当地三叠纪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石灰岩地层区结构复杂,隧道穿越多段软弱夹层与瓦斯富集地层,最大埋深达370米,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如同在“地质迷宫”中精准穿行。

对此,项目施工方提前开展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并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依据掘进情况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减少项目施工对古生物化石的破坏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调查中心地质专家王树丰博士介绍:“地质资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承载着地球科学信息、生态平衡功能的战略性宝库。为了保护落星村三叠纪种群化石资源,我们指导项目施工方制定了‘先勘探、后施工’策略,同时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将化石保护内化为项目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实现了项目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化石资源得到保护的同时,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方融合BIM+GIS建模技术,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运用智能化施工设备,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吴金锁介绍:“我们项目部运用超前地质预报、瓦斯实时监测系统,配备无线声光报警、人员定位、安全步距监测等智能系统,引入双曲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等智能设备,我们还专门制定了地质资源保护施工规范,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

除了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方还将保护举措贯穿于施工细节中,全面落实废水、废渣集中处理、循环利用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水体和植被的影响。

襄宜高速宜昌段预计2026年底基本建成,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远安县积极推进企地共建,构建“政府+专家+企业+群众”四方共治模式,在确保项目建设优质快速推进的同时,共同守护化石村,确保珍贵的化石资源安然无恙。河口乡党委书记李萌表示:“通过各方聚力,襄宜高速建成通车后,河口乡区位条件将大大改善,我们将以该项目为契机,谋划打造落星村地质科普研学基地,吸引更多的地质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探寻古化石的奥秘。”

(一审:刘世卫二审:蔡燕三审:陈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