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沾化区推动社科普及与文化“两创”走深走实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我们先做个游戏,请大家左手握拳食指朝上,右手成掌放在旁边人的食指上,听到‘乌鸦’‘乌龟’时,用自己的右手去抓旁边人的食指,同时把自己左手的食指迅速撤走。”近日,全省社科联系统党的创新理论“双月课堂”基层宣讲活动在沾化区富源街道大王社区举行,山东女子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陈晓燕与台下群众积极互动,并以《照亮家庭教育之路:内容、方法和策略》为题,开启了一场理论与现实交织的“沉浸式”宣讲。

“陈教授,我家孩子上初中了,可就是不爱学习,一和孩子谈学习就鸡飞狗跳,怎么办?”“陈教授,我家孩子才3岁,但已经管不了了,大道理一堆,我该怎么正确引导呢?”在互动交流环节,家长们向陈晓燕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陈晓燕用“立规矩”“爱学习”“当顾问”“陪伴”“倾听”“支持”6个凝练而通俗的词语作为“路标”,为在场的家长们绘制出一幅清晰的“家庭教育导航图”,教会他们如何通过“倾听”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以“顾问”的身份而非“指挥官”的姿态去引导孩子。这种“沉浸式”互动,让抽象的理论瞬间转化为可感、可用的生活智慧,现场掌声与笑声不断。

这场“直击痛点”的宣讲,精准地命中了基层群众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渴求。而这背后,正是沾化区社科联长期探索实践的工作亮点之一——积极对接群众诉求,精准捕捉群众当下的“思想困惑”和“知识渴求”,构建群众点单、街镇报单、社科联派单、专家接单的“四单”闭环服务机制。

宣讲结束后,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莱芜梆子剧团带来了《推媳妇》《养老榜》《生财有道》等剧目展演,社区群众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在欣赏曲艺节目过程中感悟幸福生活的点滴智慧。“这样的宣讲我们爱看,既过足了戏瘾,又学习了道理。就像这梆子戏一唱,网络骗子的套路就清清楚楚了,印象太深刻了。”演出结束后,社区居民李大爷笑着说。

这是沾化区社科联打造“理论+文艺”融合传播品牌的完美体现。理论传播不能仅靠“一张嘴、一个讲台”,必须创新载体,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近年来,沾化区社科联聚焦社科普及与文化“两创”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沾化渔鼓戏、渤海大鼓、“非遗”展演等本地特色文化,推出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渔鼓戏小品《好亲家》《让爱回归》、原创乡镇宣传歌曲等一批爆款文艺作品,创造性地转化为社科普及新载体,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熏陶、深受启迪。

“从街道的理论深耕,到社区广场的文艺浸润,本次‘双月课堂’成功打通了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社科知识普及从‘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质的飞跃。”沾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社科联主席贾海宁说,“我们将继续以‘双月课堂’等特色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等融合模式,用乡土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社科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