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摩托网红周钧灏,在凌晨三点的福建街头,骑着百万机车,将自己撞成一团模糊的血肉。他留下的千万豪宅与豪车,成了这场悲剧的冰冷见证。父亲为他穿上新西装,喷上最爱的香水,送他最后一程。而他的账号里,那几百条被疯狂点赞的视频,一条不剩,全删了,世界瞬间安静,仿佛他从未存在。 他出事的那条视频,被他人保存了下来。镜头晃动如地震,引擎的嘶吼震耳欲聋,画面焦点永远定格在飞速旋转的轮胎和飙升的数字上。评论区里,“太酷了”“这才是活着”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每一个点赞,都像一只无形的手,将他推向死亡。 在这个数字时代,观众爱看什么,平台就喂什么。一个危险动作能换来一万个赞,下一个视频就必须是两个危险动作。危险被精准地换算成流量,流量又换算成名气和金钱。周钧灏成了这个流量斗兽场里最受欢迎的角斗士,却浑然不觉自己唯一的奖品就是死亡。 他的悲剧,是流量狂欢下的牺牲品。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狂欢中,或多或少地成为了共谋者。点赞、转发、评论,我们为那些危险、刺激的行为欢呼,却忘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周钧灏的离去,应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是否也在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危?是否也在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放弃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流量成为生命的枷锁,更不能让危险成为流量的筹码。愿周钧灏的悲剧,能唤醒我们每一个人,珍惜生命,远离危险,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保持清醒和理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