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傍晚,金色的余晖斜照进"远洋翡翠华庭"的售楼部。张建军攥着购房合同的手指关节发白,三个月前签约时的喜庆横幅还没撤下,此刻却像一记耳光甩在他脸上——自家那套128平的三房,单价从1.17万跌到9300,总价直接缩水30万。
"你们这是诈骗!"他的合同砸向大理石台面时,沙盘上的微型乔木震落了几片叶子。销售经理王姐刚从VIP室出来,就被他揪住了西装袖口。现场五六组看房客户纷纷侧目,保安下意识地往前迈了两步。
"张先生您先松手,我们去会议室谈。"王姐职业性的微笑里带着紧绷,她注意到对方太阳穴突突直跳,知道这单要是处理不好,明天售楼部玻璃怕是要遭殃。茶水间烧水壶的咕嘟声里,王姐摊开了计算器:"您看,您现在这套市值120万,当初首付45万,贷款105万。如果现在您再买一套98平的中户......"
"我疯了才再买!"张建军的茶杯磕在桌沿上,溅出的热茶在木纹上烫出深痕。王姐没接话,只是在屏幕上噼里啪啦按了几下:"您首付45万现在亏了30万,相当于这套房的持有成本变成了180万。但如果您以90万总价买第二套,我们直接把30万差价折算成首付,您只需再付12万首付......"
暮色漫进会议室时,张建军的手机在裤兜震动,是老婆发来的微信:"问清楚是不是真能签保本协议,还有贷款算二套吗?"他盯着王姐递来的"补差购第二套"方案,看到"若两年内房价跌破80万,开发商补差价"的条款时,指甲不自觉掐进了掌心。三个月前买房时老婆那句"刚需就别管涨跌"还在耳边,可现在账户里平白蒸发的30万,像根刺卡在夫妻俩的嗓子眼。
"建军,"老婆捏着他发皱的衬衫领口,台灯在她眼下投出阴影,"咱算笔账:现在两套房贷每月多还4000,但手里两套房子,万一涨了呢?"她手机里存着中介的分析:片区规划的地铁口下月动工,隔壁新盘地价已经破万。张建军盯着天花板上的石膏线,想起签第一套合同时,销售指着沙盘说"地铁房稳赚不赔"的样子。
第二天正午,售楼部空调开得太冷,张建军穿着长袖仍觉得胳膊发凉。当他在第二份购房合同上签下名字时,王姐递来的钢笔尖在纸上洇开个小墨点。窗外传来装修队的电钻声,新竖起来的"清盘特惠90万/套"广告牌在阳光下白得刺眼,就像他银行卡里刚转走的12万首付,晃得人睁不开眼。
签约室的门开合间,他听见隔壁看房的年轻情侣在问:"现在买会不会亏啊?"销售的回答混着打印机的咔嗒声:"您看那位先生,老业主都追加投资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张建军摸着口袋里两张购房合同,突然想起昨夜老婆说的"沉没成本",只是不知道这次,是掉进了更深的坑,还是抓住了翻盘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