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夏,我党位于山东的清河军区在经历敌方一轮一轮的侵袭、扫荡后元气大伤,我

万物知识局 2025-07-20 12:15:42

1942年夏,我党位于山东的清河军区在经历敌方一轮一轮的侵袭、扫荡后元气大伤,我方在军区内不知外界敌情,而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犯也让我方不敢轻易冒进。

1942年夏天,山东清河军区这块抗日根据地,日子过得很艰难。

鬼子汉奸一轮接一轮地扫荡清剿,队伍损失不小,跟外面也断了联系。

军区里头的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打鬼子的家伙事儿——枪,都成了稀罕物。

这种局面下,跟坐牢没啥两样,再不想办法,鬼子没打进来,自己也得垮掉。

为打破这个闷罐子,找条活路,也为了摸摸外头鬼子的动静,看能不能弄点粮食弹药,上级派出了王凯和李干事这两位经验老道的侦查员。

他们的任务是,假扮成做买卖的混进鬼子控制的地盘,去城关那个叫顺义货栈的地方,跟一个代号杨仲信的同志接头。

王凯和李干事,弄了两辆自行车,驮上麻袋装的枣,真就扮成卖枣的贩子,上路了。

一路没啥波折到了城关,进了顺义货栈。可左等右等,一连蹲了五天,连杨仲信的影子都没瞅见。

干过地下工作的人都明白,这联络八成是断了线。此地不能久留,俩人一合计,得赶紧撤回军区去。

回来的路上就没那么顺当了。骑了半道,自行车的链子不争气地掉了。

俩人刚猫下腰鼓捣好车子,站起身一瞧,坏了,一小队装备整齐的伪军就跟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把他们围了个严实。这可真是怕啥来啥。

领头的那个姓黄的队长板着脸不吭声,旁边一个姓高的副队长倒是嘚啵嘚啵个没完,一副立了大功的得意劲儿,口口声声要把他们押去交给日本鬼子领赏。

到了伪军的营地,审问开始了。主要问话的是那个高副队长,那个黄队长呢,就光在旁边盯着看。李干事和王凯骨头都硬,任凭姓高的咋呼叫骂,就是不搭腔。

王凯听着姓高的一口一个“皇军”,火气“噌”地上来了,顶了一句:“当汉奸的也没啥好下场!”

这句话可把那一直没吱声的黄队长惹毛了,他“唰”地掏出枪指着王凯恶狠狠地说:“再胡说八道,老子崩了你!”王凯心想反正活不成了,骂个痛快也算出口气,又接着骂了几句。

黄队长立马招呼外面的伪军进来,指着李干事和王凯下令:“这两个是属茅坑石头的,又臭又硬,不肯招?别送皇军那儿了,省事,我亲自送他们上路,我倒要看看土八路的身子骨到底有多硬!”

那高副队长凑上去,只听见黄队长小声吩咐了句“拉远点,做得干净些”,两人明白,这是打算找个偏僻地儿把他们偷偷“解决”掉。既然躲不过,两人都横下心,准备死得有骨气点。

人刚被带走,牢房里就剩下黄队长和李干事、王凯三个人。只见这黄队长冷不丁凑近他俩,没头没尾地低声说了句:“眼下世道乱,顺义货栈的买卖不好做了,下次试试南边的东升货栈吧。”

这话一出,李干事和王凯心里“咯噔”一下,互相瞄了一眼。紧接着,黄队长又问了:“这枣看着不错,甜不?”“自家枣树结的,当然甜!”李干事赶紧接话。

“是乐陵小枣?还是临沂蜜枣?”“临沂蜜枣。”李干事答得干脆。“哦,我有个表哥叫杨仲信,就专门收临沂蜜枣。”

暗号,全对上了!原来千辛万苦要找的杨仲信,就是眼前这个伪军黄队长!

杨仲信动作麻利地把绑着他俩的绳子结成了活扣,三言两语交代了等会儿怎么办,然后押着两人出去跟高副队长碰了头。几个伪军押着他们来到个偏僻野地,杨仲信借口口渴,让高副队长去路边瓜农那儿买几个瓜来。

高副队长在杨仲信跟前一向是点头哈腰的份儿,心里再不乐意,也只得硬着头皮跑去买瓜。

眼瞅着他走远听不见动静了,杨仲信闪电般掏出枪,“砰砰”两下就把旁边没防备的两个小兵给干掉了。那高副队长抱着瓜走回来,听见枪响还以为事情办妥了,走近一看傻了眼,慌忙拔枪。

常走夜路终遇鬼,杨仲信动作更快,“砰”一枪送他见了阎王。

这下总算脱险了,李干事和王凯又惊又喜,可眼下不是感慨的时候。

杨仲信赶紧告诉他们一个天大的紧要消息:日本鬼子正在渤海那边偷偷摸摸集结人马,看架势是要对隔壁的冀鲁边区搞一次狠的“大扫荡”!这消息太要命了!王凯和李干事心里像揣了团火,只要能把这情报和眼前这些缴获的枪带回去,根据地就能躲开这个血光之灾,提早防备起来。

杨仲信把地上伪军的枪支全划拉起来,塞到李干事和王凯手里。

然后指着自己的胳膊说:“冲这儿打两枪!”这是要演苦肉计。

他要不负伤,鬼子那边追究起来,他放人的事情就瞒不住了。李干事懂这意思,心里难受归难受,可为了抗日大业,也为了保护这位隐姓埋名的好同志,咬着牙端起枪,朝着杨仲信指的位置,“啪、啪”就是两枪。

杨仲信一声闷哼,捂着手腕就栽在血窝里了。

李干事和王凯捡回一条命,带着这要命的情报和几杆缴来的枪,头也不回地往根据地飞奔。他们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最后也没多少人知道,埋在了岁月的长河里。

信息来源: 山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山东抗日根据地清河军区斗争纪实》 《烽火沂蒙》

0 阅读:31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