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芯片解禁,黄仁勋第一时间飞到北京,却发现电池正极材料被禁了!因为h20芯片出口中国的事,贝森特亲自在电视节目上做了说明,因为中国已经研发出性能与h20相当的芯片,因此英伟达销售h20不存在问题!
黄仁勋这回算是尝到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滋味了!H20 芯片刚解禁他就火急火燎飞到北京,本想借着中国市场还没完全消化自研芯片的空当,把库存里性能被砍得七零八落的 H20 清仓甩卖。可前脚刚落地,后脚就撞上中国对电池正极材料的出口禁令,直接把他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稀巴烂。
这事得从美国商务部的 “变脸戏法” 说起。去年还把 H20 芯片列为 “战略物资” 禁止出口,今年突然宣布解禁,理由是 “中国已有性能相当的替代产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是英伟达库存积压的苦处 —— 为了规避禁令,H20 的 FP8 算力被阉割到只剩 A100 的 60%,原本瞄准的 AI 训练市场早就被中国自研的 “寒武纪 590”“海光 3 号” 抢占了大半。贝森特在电视上说得轻巧,什么 “公平竞争”,实际上是美国企业扛不住中国科技突围的压力,只能用解禁换市场份额。
黄仁勋这趟来北京,表面上是 “深化合作”,实则是想趁着中国 AI 企业还没完全切换国产供应链,再捞最后一笔。他哪知道,中国这边早就在关键资源上布好了局。就在 H20 解禁的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钐、铽、镝等七种中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许可管制,而这些正是生产高镍三元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这下可好,美国车企和电池巨头瞬间慌了神 ——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 4680 电池生产线、福特与宁德时代合资的密歇根工厂,都得指着中国的稀土永磁体和稀土化合物过日子。 更绝的是,中国这招 “精准打击” 直接掐住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命门。以镝元素为例,它在永磁电机中的用量占比不到 1%,却是提升电机效率的关键。美国虽然在加州有山口矿,但开采成本是中国的 3 倍,环保审批卡了十年都没动静。现在中国一卡脖子,美国国防部报告直言 “导弹、战斗机生产将面临中断”,而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 Model Y 生产线也因为钕铁硼磁铁断供,被迫减产 30%。
黄仁勋在北京谈判时,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他原本以为靠 H20 解禁能换中国在稀土问题上松口,没想到中国直接来了个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边英伟达想卖芯片,那边中国就用稀土当筹码,逼着美国在技术封锁上让步。更让他头疼的是,中国自研的 “麒麟 9100” 芯片已经实现 14nm 工艺量产,性能直逼 H20,而华为昇腾 910B 芯片在 AI 训练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涨到 27%。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中美在科技和资源领域的 “双重较量”。美国想用芯片解禁换市场,中国就用稀土管制反制;美国想靠技术垄断压制中国,中国就用自主创新破局。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的:“当中国把稀土变成‘科技战核武器’时,美国才发现自己的‘规则’在现实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现在轮到黄仁勋纠结了:继续卖 H20 吧,中国有替代产品不稀罕;不卖吧,英伟达一季度财报就得难看。而中国这边,正借着稀土禁令和自研芯片的双重优势,一步步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说到底,这场 “芯片换稀土” 的博弈,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制裁都可能反噬自身。美国以为靠技术封锁就能卡住中国脖子,却忘了中国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而黄仁勋这次访华的遭遇,不过是中美科技博弈的一个缩影 —— 当中国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时,所谓的 “技术霸权” 终将变成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