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10倍兵力也难敌日本”?这是2013年,日本自卫队对中国的嚣张嘲讽,可事实究竟如何呢? 2013年,日本自卫队一位高级将领曾公然宣称,即便中国军队有十倍兵力,也绝非自卫队的对手。这番话的背后,是他们自诩“最强武装力量子孙”的傲慢,甚至不忘嘲讽中国的独生子女兵缺乏血性。 当时,日本前将领看到辽宁舰,也只是轻蔑地评价其设备落后,十年内派不上用场。就连解放军的伙食标准,都能成为他们讥笑军队被宠坏的谈资。 谁知十年过去,当日本防卫省翻开最新的防卫白皮书,这些狂言显得无比讽刺。曾经的自信,如今已被肉眼可见的焦虑所取代。 当年的日本在局部领域,他们确实手握优势。例如,P-3C反潜巡逻机的数量曾是中国的两倍,海上自卫队舰艇的平均舰龄也比中国海军年轻五岁。他们引以为傲的反舰导弹,号称射程足以覆盖宫古海峡,在内部推演中,“东亚第一”的头衔戴得稳稳当当。 这种建立在局部和静态优势上的自信,让他们忽略了根本性的问题。日本军事上对美国的深度依赖,让他们习惯了狐假虎威,却没有看清中国海军正以惊人的速度从近海走向深蓝。 同时,“和平宪法”下“专守防卫”的定位,也注定了其作战体系存在天然短板,难以支撑大规模、高强度的独立作战。他们似乎忘了,当年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最终的归宿也是冰冷的海底。 太平洋的风云变幻,远比他们预想的更快。这十年,中国海军的跨越式发展彻底粉碎了日本昔日的优越感。航母从梦想变为现实,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更是震撼登场。 当卫星拍下疑似空警-600预警机在福建舰上弹射起飞的痕迹时,日本那几艘由直升机驱逐舰改装而来的“准航母”,连一架像样的固定翼舰载机都还没盼来。 在主力驱逐舰方面,中国一口气建成了八艘055型万吨大驱,单舰吨位就比日本最先进的“摩耶”级重了近三千吨。单是追上这八艘舰的综合战力,对日本而言恐怕就是又一个十年的任务。 中国海军一度每年下水新舰的总吨位,就相当于整个法国海军。如今,中国海军的总吨位已是日本的三倍以上,并且差距仍在拉大。 这还只是海上力量的对比。在空中,歼-20隐身战机早已批量服役;在战略层面,东风系列导弹日益增强的突防能力,更是日本防空系统难以承受的重压。2020年,解放军从青海和浙江发射的东风-26和东风-21D导弹,精准命中数千公里外的南海目标。 这种体系化的精确打击能力,才是现代战争的关键。日本能造军舰,却造不出北斗系统;能生产不错的发动机,却造不出洲际导弹。当战争进入比拼卫星、无人机和数据链的体系对抗时代,个别装备的优势早已无足轻重。 面对这股浪潮,日本的心态发生了戏剧性转变。今年的防卫白皮书,用了整整23页的篇幅描述中国军事力量,字里行间,狂妄不再,焦虑尽显。 中国航母编队穿越第一岛链已成常态,海军编队每年数次通过宫古海峡,而日本自卫队能做的,也只剩下派遣舰机进行“跟踪监视”和“拍照取证”,连一句硬话都说不出口。 当然,日本这些年也没闲着。安倍晋三上台后,便着手松绑军事限制,试图推动“军事正常化”。他们建造了轻型航母和重型军舰,近来更是在距离钓鱼岛仅百余公里的地方部署导弹,并举行数万人的夺岛演习。 可这种姿态更像一场困兽之斗。其舰艇和战机在数量上的劣势是其一,更致命的是,由于情报、指挥、支援体系长期捆绑在美国身上,其独立作战能力严重不足。一旦高强度冲突爆发,这支“自卫队”能否独立支撑,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日本之所以执着于和中国较劲,深层原因在于心态失衡。他们既无法坦然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又深知美国那把“保护伞”越来越靠不住。 冷战时,美国为盟友提供安全保障;如今,美国却希望盟友自己承担更多防务开支。日本心里明白必须发展独立的军事力量,却又受限于宪法和国际观瞻,只能打着各种旗号搞小动作,一步步走向军事对抗的边缘。 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和实力才是胜利的关键。今天的中国,靠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团结一心,任何挑衅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日本如果还抱着冷战时那一点辉煌的老黄历看世界,还是一心靠着美国,那日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 信源:环球时报:日自卫队狂妄爆棚:解放军10倍兵力也难敌日本
“解放军10倍兵力也难敌日本”?这是2013年,日本自卫队对中国的嚣张嘲讽,可事
烟雨评社
2025-07-19 17:54: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