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国距离成为发达国家还有多远,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那一天吗?先说一个反直学

芸霄记史 2025-07-19 16:29:42

[月亮]中国距离成为发达国家还有多远,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那一天吗?先说一个反直学的结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而且还是某著名官方机构认证的。2023年3月27日,美国众议院以415票赞成0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正式将中国认定为发达国家。那么假如我们抛开美国别有用心的定义不谈,按照发达国家原本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还有多少距离呢?   所谓发达国家,就是那些工业化搞得差不多了,生活水平高、经济强、基础设施好的国家。   国际上一般看两个指标:人均GDP要到2万美元,人类发展指数得超过0.9。   人类发展指数是个综合指标,涵盖寿命、教育和生活质量,0.8以上就算很高了。   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35万美元,人类发展指数0.75,离标准还有段距离。   那么,中国啥时候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官方给的时间表是2035年,2020年就说了,到那年人均GDP得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0年中国人均GDP是1.05万美元,翻倍后刚好超2万美元。   大家想想,自己2020年的收入翻倍到2035年难不难?可能有点挑战,但国家层面看,这目标挺有戏。   为啥这么有信心?看看历史就知道了。   1987年,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90年GDP翻番,解决温饱;第二步2000年再翻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050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前两步都超额完成了。   1980年GDP4600亿,1986年破1万亿,6年搞定第一步;1990年1.89万亿,1994年4.86万亿,4年完成第二步。   到2000年,GDP10.03万亿,实际翻了4倍。   2020年,GDP103万亿,是2000年的10倍多,增速简直惊人。   所以,2035年GDP翻倍,算下来每年只要5%的增长,难度不算大。   接下来聊聊人类发展指数,这指标看寿命、教育和收入。   2024年,中国人平均寿命79岁,全球前40,比美国略高。   教育方面,2020年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9.5年,全球排86,算中等。   但这数据只看年限,不看质量。   像澳大利亚,教育年限14.4年,可含金量未必高,单纯比年限不公平。   收入这块更不好比,国内3块钱的可乐,美国1美元,但医疗、教育成本一算,差距就不明显了。   所以,人类发展指数有俩指标不太靠谱,寿命还算客观。   为啥不搞个更科学的指标?其实没必要。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本质是为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服务的。   发展中国家能拿贸易优惠,但得听发达国家的“教导”。   不听话,可能挨骂,甚至被颠覆,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规则”。   这规则不是为科学服务,而是为政治。   最近几年,中国崛起快,美国人都慌了,连自己定的发达国家概念都开始质疑。   2020年,特朗普就说中国要是发展中国家,美国也得是。   这话听着乱,但也在提醒中国,得用自己的标准定义“发达”。   2024年10月30日,人大统计学院出了份报告,搞了个中国式现代化指数。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列了些接地气的指标,比如研发投入、空气质量、博物馆覆盖率。   这些指标简单明了,贴近生活,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奥巴马曾说,14亿中国人过美国式生活,地球就完了。   这话暴露了西方现代化的本质:靠压榨其他国家。   他们不敢想中国也发达了,他们还能压榨谁。   但中国用行动证明,现代化不只有西方一条路。   “国际规则”就是个笑话,发达国家的定义,也不该由他们说了算。   东方的太阳正在升起,14亿人正迈着坚实的步子,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觉得中国2035年能成中等发达国家吗?留言说说你的想法吧!

0 阅读:86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