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年,张献忠带着少数亲卫正在凤凰山勘察地形。突然,密林深处射出一支冷箭,穿透了他的咽喉。这个在明末乱世中纵横捭阖的枭雄,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坠马而亡。 亲卫们先是懵了,眼睛瞪着坠马的张献忠,手按在刀柄上却忘了动。箭杆还在喉咙里颤,血顺着马鞍往下滴,把地上的青草染成了深褐色。山风穿过密林,带着松针的腥气,吹得人后颈发凉,有人这才反应过来:“大王!” 喊出声的是个满脸络腮胡的亲卫,他扑过去想扶,手指刚碰到张献忠的肩膀,就被旁边的老护卫拉住了。“别碰!”老护卫声音发紧,“山里说不定还有埋伏,先把大王抬到石头后面!” 七八个亲卫手忙脚乱地把张献忠拖到一块大青石后,有人拔刀护着四周,有人扯下自己的衣襟去堵伤口,可血根本止不住。老护卫蹲在地上,看着张献忠圆睁的眼睛,突然给了自己一耳光:“早说过勘察地形不用带这么少人,您偏说‘凤凰山熟得很’……”话没说完,眼泪就滚了下来。 他们都是跟着张献忠从陕西老家出来的,打了十几年仗,见过他在成都称帝时的威风,也见过他半夜里对着地图叹气——那时候他总说:“等天下太平了,给咱陕西老乡分点地,谁也不用再饿肚子。”虽然外面总传他凶得很,可亲卫们知道,他对自己人从来不含糊,去年有个小兵娘病了,他还让人送了两匹布和一贯钱。 “现在咋办?”一个年轻亲卫声音发颤,“咱们就这几个人,回营报信?还是……” “报信!”老护卫抹了把脸,“但不能说实话。就说大王被流矢擦伤,让李将军带着三百人马来接应。”他说的李将军,是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出了名的沉稳。 等李定国带着人赶到,太阳已经斜到树梢上了。他拨开人群看到张献忠的尸体,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半晌才说:“把箭拔出来,找个向阳的地方埋了,碑都不用立。” 有人不解:“将军,好歹立个记号……” “立了记号,是给清军当靶子吗?”李定国蹲下去,用袖子擦了擦张献忠脸上的血,“咱爹这辈子,就没服过软,死后也不能让旁人指着骨头骂。” 当晚,张献忠的死讯还是没瞒住。营里乱了好一阵,有人哭,有人骂,还有人偷偷收拾包裹想溜。李定国站在营门口的高台上,没喊没叫,就那么看着。 溜到门口的兵丁看到他,脚步顿住了。李定国年轻时跟着张献忠打粮,手上也沾过血,但这几年他总劝张献忠:“咱打仗是为了让穷人有饭吃,不是为了抢穷人。”有次张献忠要屠城,还是他跪在帐外三天三夜,硬生生劝住了。 “想走的,”李定国开口了,声音不高,却传遍了整个营地,“我不拦着。但走之前想想,你们老家的爹娘,是不是还在被地主逼着交租?是不是还在啃树皮?咱爹没了,可让穷人过好日子的心思,不能跟着没了。” 这话像块石头砸在水里,营里慢慢静了。有个老兵喊:“将军,咱听你的!” 后来的日子,李定国带着剩下的人,没像以前那样四处转战,反而在云南、贵州一带扎了根。他们把张献忠藏起来的粮食分给了当地百姓,还组织人开垦荒地。有百姓怕他们像其他军队那样抢东西,李定国就让士兵帮着老乡挑水、修房子,手里的刀换成了锄头。 有次清军打过来,老乡们提着锄头就上了,说:“李将军的兵不抢咱,咱得护着他们。”那场仗打得惨烈,李定国胳膊上挨了一刀,却硬是把清军打退了。 其实乱世里的人,哪有绝对的好与坏。张献忠带着人在刀尖上讨生活,有过狠辣,也有过对穷苦人的体恤;他的部众在他死后,没选择散伙,反而把他没做完的事捡了起来——让更多人能安稳地活下去。 这大概就是历史有意思的地方,它不只有刀光剑影,还有些藏在血与火里的温暖,像凤凰山深处的野花,哪怕经历了风雨,也总能在石缝里开出点颜色来。
1647年,张献忠带着少数亲卫正在凤凰山勘察地形。突然,密林深处射出一支冷箭,穿
历史趣闻社
2025-07-19 16:24:24
0
阅读:1003
用户17xxx56
杀人的魔鬼,死的太晚了。
用户15xxx96
这绝对是神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