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唯一高铁项目快烂尾了,特朗普却说这钱他不出。 加州高铁,可能永远也跑不起来

秋恒看军事 2025-07-19 16:17:25

美国唯一高铁项目快烂尾了,特朗普却说这钱他不出。 加州高铁,可能永远也跑不起来了。 这个曾被吹成“美国版京沪线”的项目,从2008年立项,到今天,还在原地画圈。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梦想轨道,眼下连一节试运行的车厢都没有。只剩下一堆州政府嘴硬、联邦政府翻脸、预算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的烂摊子。 起初说330亿美元搞定,现在要1280亿,翻了将近四倍。这还没算完,按照当前每年推进进度和通胀水平,这玩意最后可能连“洛杉矶”都摸不到。 更尴尬的是,它还是全美唯一一条“在建高铁”。 于是,这条看似政治正确的交通大动脉,终于又一次爆雷——而这次引爆的人,是特朗普。 这位刚回归白宫的总统,直接撕开旧账,要求交通部对加州高铁启动“资金合规性审查”,并宣布联邦政府“不会再掏一分钱”。没什么委婉措辞,直接了当:你们州里要烧钱搞形象工程,我联邦可不陪你玩。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想砍掉这条线了。2019年,他就尝试撤回联邦拨款,被州长纽森告上法庭,最终拜登上台后才又给拨回来一点钱。 这回重演,纽森怒了。他公开指责特朗普是“出于政治打压”,甚至搬出“中国高铁”当挡箭牌,说特朗普的决定是“把未来让给中国”。 你没看错,美国地方官员嘴里,真敢拿“中国高铁”当政绩样板。问题是,加州这条线别说比中国,连非洲都打不过。埃塞俄比亚都修完通车了,美国还在争论“要不要拨款”。 而这边吵得昏天黑地,那边美国人却跑来北京,开了个铁路合作会议,气氛更是一言难尽。 7月18日,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举办“中美铁路交通圆桌会”。按理说这是一次探讨合作的场合,美国驻华官员和几家企业代表倒是很积极。开场就说,“虽然中国是高铁大国,但美国在城市轨道和货运铁路方面经验丰富,完全可以‘提供经验’”。 话音未落,在场中方代表集体沉默。 这还没完,美国企业代表更是讲得一本正经:他们公司一年赚5亿美元,其中3亿来自中国市场,还有2亿是中国工厂生产后出口到全球的,说明“美国技术在中国铁路行业仍是关键”。 还有美企代表干脆说,中国铁路制造商在美国几乎没有市场空间,顶多在地铁领域还能混混。 他们说的可能没错。但真要较真:谁在帮拉美铺轨?谁在中东修地铁?谁在非洲主导标准?更别提那些一站式输出+融资+施工+维保的EPC大单,美国连入场资格都拿不到。 中方代表没有多费口舌,只甩了一句:“我们期待在美企影响力强的市场,比如拉美、中东、非洲和欧洲,探索更多合作机会。”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说得都对,我们不争。但市场怎么选,最终不是靠发言稿决定的。 回到加州高铁,这场表面是预算之争,实则是美国体制内掣肘的一面镜子。 地方要面子,联邦要控制;民主党想搞基建,特朗普想卡预算;环保派坚持用绿能,工程组抱怨技术瓶颈;拜登想靠高铁刷新“建造美国”口号,特朗普一回来就想把这破项目当靶子打。 这不是修高铁,这是美国内战式公共决策的又一现场。 加州政府眼下只能靠法律和民间融资“续命”。17日,纽森已经起诉联邦政府,称特朗普此举“严重破坏美国交通建设的唯一希望”。话说得很重,但真到实操层面,他们还是要出去找投资人。 但问题是:谁会为一个拖了快20年、成本翻了四倍、还每天可能被中央政府“拔管子”的项目投钱? 没人信高铁能通,只剩政客信它能赢选票。 这才是加州高铁最大的悲剧:它从来不是交通工程,而是一场冗长的政治秀。 如今,特朗普要翻旧账,纽森急着喊冤,美国人在北京说要“向中国传授铁路经验”,台上说合作,台下互怼。 但有个现实没人能回避:中国已经铺了近5万公里高铁,美国还在决定铺哪一块地砖。 这才是真正的差距。不是技术,不是经验,而是你到底有没有一种能把国家工程推进到底的能力。 很遗憾,美国现在连这种能力都快输光了。 参考资料: 美国加州高铁项目建设频遭挫折-人民网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