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逐渐认清现实:俄罗斯的最大倚仗并非伊朗或朝鲜,而是中国。 战争刚开始那会儿,伊朗的“沙希德”自杀无人机确实让乌克兰头疼,朝鲜的老式炮弹也帮俄军撑了一阵子,但这些援助就像“零花钱”,解决不了大问题,真正让俄罗斯经济没崩盘的,是中国这个“大金主”。 别的不说,单看能源这一块,中国就给俄罗斯撑起了半边天,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达到1.08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的19.6%,天然气也买了310亿立方米。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在2024年增长了26%,达到1082亿美元,这其中一大半都是中国贡献的。 俄罗斯的能源部长自己都说,中国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进口的天然气,2025年还要再增长20%,这就好比一个人快饿死了,中国源源不断地给他送粮食,让他能活下去。 更厉害的是,中俄之间的贸易几乎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超过95%,以前俄罗斯出口石油天然气,收的都是美元欧元,现在西方制裁,这些钱花不出去,但和中国做生意,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的钱就活了。 中国的企业拿着人民币,可以去俄罗斯买石油、买木材,俄罗斯的企业拿着人民币,也能来中国买汽车、买电子产品,这种“去美元化”的操作,让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还能维持经济运转,就像一个被切断了血管的病人,中国给他接上了一条新的血管,让血液继续流动。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可不只是买买能源这么简单,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企业已经投资了160亿元,建水泥厂、炼油厂,还参与开发北极航道。 这些项目看起来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比如华电捷宁斯卡娅热电站,用的是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一年能发30亿度电,占当地用电量的48%,还解决了140多人的就业,俄罗斯的副总理都说,这个项目是中俄合作的典范。 在科技和工业领域,中国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俄罗斯的T-90M坦克,号称是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结果拆开一看,热成像系统用的是中国的民用产品。 俄罗斯的S-8000巡航导弹,核心发动机也是中国玄云公司生产的,售价不到13万元人民币,性能却比俄罗斯自己的军用发动机还好。 这些民用技术的支持,让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还能维持军工生产,就像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给她送来了米,她就能继续做饭。 乌克兰不是没看到这些,泽连斯基总统在2024年12月接见中国大使时,特意提到“感谢中国尊重乌克兰领土完整”,还希望扩大中乌粮食合作。 乌克兰的农业部长也说,2024年前10个月,乌克兰对华农产品出口就有12.5亿美元,这背后,是乌克兰的无奈:西方的援助虽然多,但都是有条件的,今天给点武器,明天又要乌克兰让步。而中国,虽然不直接提供武器,但通过经济合作,实实在在地帮助乌克兰。 但乌克兰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才是俄罗斯的“命门”,如果中国停止和俄罗斯的贸易,俄罗斯的经济马上就会崩盘。 可中国不会这么做,因为中俄之间的合作是互利的。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这种深度绑定,让俄罗斯在战争中能一直撑下去,就像两个拔河的人,俄罗斯背后有中国这个大力士在帮忙,乌克兰再怎么使劲,也很难赢。 乌克兰现在明白了,这场战争不是短期能结束的,俄罗斯有中国这个“大金主”,经济上不会垮,军事上也能持续得到支持。 而乌克兰,虽然有西方的援助,但西方的耐心是有限的,美国国内已经有人在讨论削减对乌援助,欧洲也因为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开始动摇,乌克兰就像一个在沙漠里迷路的人,虽然看到了远处的绿洲,但不知道能不能走到那里。 更麻烦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还在深化,2025年5月,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强调战略伙伴关系。 俄罗斯的专家说得很直白:如果台海爆发冲突,俄罗斯肯定会帮中国,因为中国要是败了,俄罗斯就彻底孤立了,这种唇亡齿寒的关系,让中俄越走越近。而乌克兰,只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艰难地寻找生存空间。 乌克兰的士兵们在战壕里,听着远处俄罗斯炮弹的轰鸣声,心里越来越清楚: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在战场上,而在经济上。 伊朗和朝鲜的援助,就像给俄罗斯送了点零花钱,让他能买点零食吃;而中国的支持,是给俄罗斯开了一张无限额的信用卡,让他能买房子、买车子,甚至买武器,乌克兰要想赢,不仅要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还要在经济上切断俄罗斯的“财路”。 但这谈何容易?中国和俄罗斯的深度绑定,已经让这场战争变成了一场持久战。乌克兰,只能咬着牙,继续战斗下去。
乌克兰逐渐认清现实:俄罗斯的最大倚仗并非伊朗或朝鲜,而是中国。 战争刚开始那
万事浮华
2025-07-19 12:50: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