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提交证据了。   消息称,7月14日晚,在截止时间的前一刻,韩国终于向联合国

青橘小罐 2025-07-19 11:24:12

韩国提交证据了。   消息称,7月14日晚,在截止时间的前一刻,韩国终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千年传承”的证据材料。   韩国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掐架的事儿,这不是普通的八卦,而是牵扯到文化归属的大戏。   到底咋回事?事情得从UNESCO的非遗标准说起,非遗就是那些摸不着但特别有文化味的东西,比如传统手艺、节日啥的。   UNESCO挑这些的时候,主要是看现在还有没有人干这个活儿,至于它打哪儿来的,他们不太在意,这就给一些国家开了个口子。   咋操作呢?先把这文化的来历搞得模模糊糊,再加点自己的特色,包装一下,就说是自家独创的了,韩国在这方面可不含糊,他们玩得挺溜。   比如泡菜,2013年申遗成功后,出口额十年翻了三倍,中国泡菜还得特意标上“非韩国产”才能卖出去,再看看“江陵端午祭”,跟咱们的屈原没啥关系了,硬说是当地巫俗祭祀。   还有更夸张的,韩国企业跑去美国申请了个饺子专利,说是底部平整、14到16道褶的设计是他们发明的,这不跟拿着一滴水说自己拥有大海差不多吗?   韩国这么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申遗对他们来说不光是文化名片,还是赚钱的买卖,泡菜产业一年10多亿美元,木结构建筑相关的出口也赚得满满当当。   中国看不下去了,一个多月前,也就是5月底,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出手了,直接甩给UNESCO 137份证据,矛头直指韩国那五项非遗。   江陵端午祭、燃灯会、制酱文化、大木匠技艺和泡菜文化,说这些东西根儿在中国,不是韩国自个儿原创的。   中国这137份证据可不是随便凑的,硬核得很,有《礼记》、《齐民要术》这种古书,有马王堆汉墓挖出来的2100年前的酱坛子,还有传承脉络一条条列得明明白白。   燃灯会呢,申报图案跟唐朝灯会图一模一样,放大一看还有“长安西市”的字迹,制酱文化更搞笑,韩国说7世纪就有了,还拿《齐民要术》当新罗秘方,可咱们北魏那会儿酱坛子都出土了,辣椒还是16世纪才传到朝鲜半岛的。   这哪是借鉴啊,简直是抄作业!   中国这么一闹,UNESCO也坐不住了,赶紧调整规则,把“历史来源”加进标准,还给韩国下了通牒:45天内,7月15日之前,拿出能证明“千年传承”的证据,不然就撤了。   如果韩国真的有理有据,那不是应该赶紧拿出来证明自己才对,可他们好像迟迟拿不出手,卡着最后节点才上交,交的材料还站不住脚。   大部分都是照片,还是现代的,剩下的一小部分历史资料,连1600年以前的影子都找不到,专家没辙,只能说:这证据没用。那五项非遗,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   韩国这些年干的事儿,端午节改个名就说是自己的,榫卯技术说是独创,连汉字都想抢,简直是挑战中华文明的底线。   大木匠技艺来说,辽宁义县的辽代木塔,榫卯结构跟韩国申报的核心工序重合19道,北宋的《营造法式》里全写着呢,这还能叫原创?   这次中国不光是怼回去,还推了个“文化DNA数据库”,用区块链和AI把证据锁得死死的,UNESCO都开始用这套新标准。   中国这次用科学说话,硬证据一砸,韩国没招了,他们还想着2026年把造纸术申成“韩纸技艺”,可蔡伦造纸的历史谁不知道?   中国从古籍到实物,证据链齐全得很,韩国拿啥跟咱们比,你不尊重根儿,早晚得翻车,这事儿闹到现在,韩国损失不小。   说真的,文化这东西不是抢来的标签,而是活在血脉里的根,韩国这次翻车,不光是经济亏大了,更是给全球文化圈敲了警钟:别再玩虚的了,历史面前谁也别想耍赖!   文化不是抢来的名头,是活出来的传承。   信源:新浪财经——2025-07-15——《联合国核查韩国五项非遗项目今日到期,未提交证据申遗资格或遭撤销》

0 阅读:103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