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逐渐认清现实:俄罗斯的最大倚仗并非伊朗或朝鲜,而是中国。 战争刚打响那会儿,伊朗的 “沙希德” 自杀式无人机确实给乌克兰的防线添了不少堵。那些嗡嗡飞来的空中目标,一度让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忙得脚不沾地。朝鲜送来的老式炮弹,也在俄军的炮火攻势里发挥过作用,临时补上了前线弹药的窟窿。可在乌克兰眼里,这些援助更像是临时找来的救急物资 。 顶得了一时,却撑不起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消耗。伊朗的无人机产量有限,朝鲜的炮弹性能也跟不上现代战场的需求,说到底,都只是杯水车薪。 乌克兰这才慢慢琢磨明白,俄罗斯经济在西方铺天盖地的制裁下没垮掉,这才是俄军能一直打下去的根本。而让俄罗斯经济能扛住的,正是和中国的合作。 2023 年,中俄贸易额冲到了 2400 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数字背后,是中国市场大口吞下俄罗斯的能源。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一股脑地往中国运,给莫斯科带来了稳稳的外汇收入。这些钱,成了俄罗斯维持战争机器转起来的关键血液。 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多狠?金融领域被封死,资产被冻结,好多贸易通道都被掐断了,俄罗斯经济简直像掉进了冰窟窿。但中国市场的大门一直开着。中国不光买能源,还通过中俄边境送过去海量的民用商品 。 从电子产品到工业设备,从日常用的东西到重型卡车,全给补上了西方企业撤走后留下的空当,让俄罗斯国内的生产生活能照常运转。 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很简单。俄罗斯有的是自然资源,除了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这些也一个劲地往中国运;中国作为 “世界工厂”,造东西的本事大,能给俄罗斯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业制成品。这种你有我缺、我有你要的互补性,不光解了俄罗斯眼下的急,更长远来看,也为它的经济稳定和多点开花打下了底子。 更让乌克兰揪心的是,有些看着普通的民用物资,到了战场上居然派上了新用场。中国产的民用无人机改一改,就能帮俄军侦察情况,送回关键情报;一些工业级的芯片,被俄罗斯塞进了武器装备的控制系统里。这些东西虽说不是直接的军火,可实实在在帮俄罗斯续了力,让它能在战场上撑得更久。 如今,乌克兰要想改变战场上的局面,光盯着伊朗和朝鲜的动静远远不够。中俄之间的经贸纽带,才是影响战争走向更深层的东西。那些直接送武器的援助看着扎眼,可中国这种基于商业框架的稳定合作,对俄罗斯来说才是更结实的靠山 。有了这个靠山,俄罗斯才有资本跟西方慢慢耗。 目前战场上的炮声还在响。乌克兰对局势的认识,也在炮火里一点点变深。它慢慢懂了,决定一场战争能打多久的,不光是前线的武器装备,还有后方的经济底子。而俄罗斯的经济底子,正因为跟中国绑得紧,才没在制裁的狂风里垮掉。说到底,中俄之间的这些生意往来,早就不只是普通的买卖,反而成了左右这场冲突走向的关键牌。
乌克兰逐渐认清现实:俄罗斯的最大倚仗并非伊朗或朝鲜,而是中国。 战争刚打响那
古今知夏
2025-07-18 21:01:10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