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国女翻译刘禄曾前往美国进行访问,无意间她发现一个美国男人一直盯着自己

乐山悦水闲情 2025-07-18 20:56:54

1979年我国女翻译刘禄曾前往美国进行访问,无意间她发现一个美国男人一直盯着自己看。几分钟后这个美国男人竟然情绪激动的直接冲到了她的面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1979年冬天,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一家中餐馆里,刘禄曾正和代表团成员讨论第二天的行程安排,餐厅里弥漫着熟悉的中国菜香味,让这群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暂时忘却了旅途疲惫。 突然邻桌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国男子频频朝这边张望,起初刘禄曾并未在意,直到对方站起身来,眼眶泛红地走到她面前,激动地抓住她的手:"您是刘女士吗?那个在朝鲜广播的刘女士?" 这个意外的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男子自我介绍叫威廉·约翰逊,是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他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泛黄的小本子,里面夹着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他在战俘营时偷偷画下的广播站示意图。 威廉·约翰逊的话,让刘禄曾的思绪回到了1951年,当时23岁的刘禄曾刚从东吴大学毕业不久就踏上了朝鲜战场,她的任务就是是翻译缴获文件和审讯战俘,更重要的是负责对美军的心理战广播。 每天夜里10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简陋的广播室里,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向对面阵地喊话。 广播内容经过精心设计,除了宣传政策,她还会播放美国流行歌曲,朗读家书样本,甚至介绍美国各州的天气情况,最打动人心的是她会在节目最后说:"您的家人正在等您平安回家,战争终会结束,和平一定会来临。" 约翰逊当时是美军第25师的一名中士,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在战俘营里,他每晚都能听到刘禄曾的广播,那温柔而坚定的声音,成了他在绝望中唯一的精神寄托。 特别是圣诞节那晚,当广播里传来《平安夜》的旋律时,整个战俘营都陷入了沉默,不少人偷偷抹起了眼泪。 让约翰逊难忘的是,有一次他因伤口感染发高烧,迷迷糊糊中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女翻译给他喂药,后来他才知道,那就是每晚在广播里说话的刘禄曾,她不仅负责广播,还经常到战俘营查看情况,确保战俘得到人道待遇。 战争结束后,约翰逊回到宾夕法尼亚老家,靠政府补助读完了大学,后来在纽约开了一家小餐馆,但朝鲜的经历始终是他心中的结,他保存着在战俘营的所有物品,包括一把志愿军发的木梳和那个记录广播内容的本子。 他曾多次想要寻找那位"广播天使",但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这似乎是个不可能的愿望。 1979年中美建交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当约翰逊在报纸上看到中国文化代表团访美的消息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接待酒店附近徘徊,当他在中餐馆里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时,28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答案。 刘禄曾望着眼前这位两鬓斑白的美国老人,一时也是百感交集,她没想到,当年那些深夜的广播,竟然真的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约翰逊告诉刘禄曾,正是因为她的广播,让约翰逊相信中国人民是善良的,战争是政治家的游戏,普通人不应该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场的美国记者很快将这个故事报道出去,引起了广泛关注,《纽约时报》评论说:"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最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也不会熄灭。" 刘禄曾回国后,继续投身于中美民间交流事业,她经常在演讲中提到这次重逢,强调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而约翰逊则成立了一个朝鲜战争老兵和平组织,致力于促进美中两国退伍军人的交流。 这个跨越近三十年的故事,见证了从战争到和解的历史进程,也诠释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即使身处对立阵营,依然能够保持善意和尊重。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乐山悦水闲情

乐山悦水闲情

乐山悦水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