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确实有一部分中国的顶尖人才选择移民欧美,但中国的人才资源总量那是相当庞大,足足有2.2亿人呢,这剩下的人才数量依然非常可观。 中国每年培养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生数量超过50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很多国家总人口的一半还多,咱们根本不用发愁。再比如华为的5G技术研发,背后是几万工程师夜以继日的努力,这些工程师大多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 更何况,中国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2.7%,这一比例超越了欧盟平均水平,并且直逼发达国家。 202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6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球每两件新发明里,就有一件来自中国,这些专利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转化成了生产力。就比如说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让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站在了世界前列。 有人说,精英都去了欧美,那国内剩下的都是二流、三流人才,怎么发展啊? 但你想想,就算是二流、三流人才,只要数量足够多,也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中国有14亿人口,就算只有1%的人有点本事,那也是1400万,这个数字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还多。 反观欧美,美国的铁锈地带曾经是工业重镇,现在却成了衰败的代名词。 底特律,这座曾经辉煌的汽车城,由于制造业的外流,人口锐减一半,废弃工厂随处可见。 欧洲亦非高枕无忧,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十余年,使得政府连公务员薪资都难以支付。 这些国家的精英虽然多,但都集中在金融、科技等少数领域,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 欧美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老化。美国桥梁平均年龄超40年,其中有42000座被归入结构缺陷之列。 欧洲的铁路系统很是落后,从巴黎到柏林坐火车要8个小时。 此时,或许有人会发出疑问:基础设施如此糟糕,欧美精英人才济济,为什么不把国家建设好呢? 反观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这些超级工程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当然,中国并非毫无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挑战。但只要国内的人才基数在,研发投入在,体制优势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而那些移民欧美的精英,他们虽然在国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真正能进入核心领域的凤毛麟角。 很多人只是在硅谷的大公司里打工,拿着高薪却没有决策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国内的发展机遇。 有人会说,中国的发展是靠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总有吃完的一天,但真正支撑中国长远发展的,就是人才红利。 只要国内的教育体系不断培养出人才,只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只要体制优势保持下去,中国就会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越跑越快。 欧美国家呢?就像一个曾经的短跑冠军,现在却患上了慢性病。虽然还能跑,但速度越来越慢,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摔倒。精英们虽然还在,但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已经不如从前。 所以,不是中国留不住人才,而是国内的发展不需要依赖少数精英。就算精英都走了,国内的二流、三流人才也能把国家建设好。因为中国的发展靠的是14亿人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几个所谓的精英。
过去几十年,确实有一部分中国的顶尖人才选择移民欧美,但中国的人才资源总量那是相当
墨海深处寻宝
2025-07-18 15:25: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