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什么挑战美国?中国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8%!”中国经济领域专家黄亚生劝告中国,要对外界的“捧杀”有清醒的认识,暗示我们与美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这番话,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那些沉醉于外界夸赞的人们。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美在人均收入方面确实存在着显著差距,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 就说 2024 年的收入吧,美国人平均一年能挣4万多美元,就算扣掉社保啥的,也有3万6千多美元,换成人民币,差不多是25万多。 再看咱们,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万1千多人民币,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这差距可不是嘴上说说,实实在在体现在过日子上。 美国普通家庭想买辆车不难,新车均价虽然不低,但很多人三四年工资就能买辆不错的车,而且车贷利率低,还款压力小。 这种差距反映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消费水平到生活质量,从公共服务到个人财富积累,都能清晰地感知到不同。 可最近这些年,国际上总有人说些好听的哄咱们,一些外国研究机构天天说中国科技多厉害,已经超过美国了。 他们拿论文数量说事儿,说中国发表的科技论文比美国多,就是科技强国了,可实际上呢? 真能转化成产品、能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技术,咱们还有不少差距,美国有苹果、特斯拉这些能引领全球的科技公司,咱们真正能在全球叫得响的科技企业还不够多。 他们这么夸咱们,其实是想让美国和西方国家警惕咱们,好给咱们搞技术封锁找借口,这招够阴的。 这些智库为了其背后“金主”的需求,想对西方社会“示警”,营造“中国威胁”的氛围。 同时为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联手针对中国科技领域无理制裁提供借口,进而为对华 “脱钩断链”找理由,不惜夸大其词,对中国进行“捧杀”。 他们光看到咱们 GDP 增长快,没看到咱们为了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没看到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发展还很慢。 他们这么说,就是想让咱们满足现状,别再想着改革进步,好永远跟在他们后面。 所谓的“G2”模式,听着挺厉害,其实是想让咱们承担那些不该承担的责任。咱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自己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哪有那么大能力去管那么多国际上的事儿? 一旦中国被认定与美国 “平起平坐”,就意味着要承担远超自身发展阶段的国际义务,这显然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不相符。 面对这些好听话,咱们可得清醒点,人家不是真心夸咱们,是想让咱们飘起来,忘了自己还有很多路要走。 人均收入差这么多,说明咱们的经济质量还不够高,老百姓还没真正富起来,咱们不能听几句好话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就放慢脚步。 就得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经济上别总想着追求增长速度,得想办法让老百姓多挣钱,多扶持中小企业,让大家有更多好工作。 农村地区多搞点产业,让农民不用背井离乡也能挣钱,城里多建点保障房,让年轻人不用为房子愁白头。 老百姓钱包鼓起来了,日子过舒坦了,国家自然就强大了。 说到底,人均收入差得多不可怕,怕的是听了几句好话就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该往哪儿走别管别人怎么捧,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这才是最靠谱的。 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拿什么挑战美国?中国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8%!”中国经济领域专家黄亚生劝
青橘小罐
2025-07-18 15:2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