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回又拎起了“二级制裁”的锤子,一边恐吓俄罗斯“50天内不谈就砸”,一边让北约秘书长吕特跑去敲中国、印度、巴西的门,话说得很直接:“要么劝普京停火,要么等着挨打。” 看似强硬,其实更像是给谈不下来的台阶补个高音。但问题是,这台阶能不能下去,得看普京愿不愿意。而现在这个局面,大家都在等,看这场“最后通牒”是雷声大,还是雨点密。 7月初,美国刚宣布暂停对乌部分军援,转头特朗普就签了新的武器供应计划,不仅“暂停”取消,还要升级版——直接给“爱国者”。13日再加码,把导弹搬上北约的账本,让欧洲买单。前后两周,美国政策从勒紧裤腰带到大开水龙头,堪称一场“心情写实剧”。 但这情绪变化并不是没来由。 那通著名的“50天通牒”,其实说白了,就是告诉世界:如果俄乌不握手,美国就动锤子,不只锤俄罗斯,还要锤那些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尤其是油。凡是还在进口俄油的国家,准备好被收100%关税,谁不听话就开收保护费。简单粗暴,熟悉配方。 问题是,美国自己跟俄罗斯的贸易早就缩水得不值一提,这种“隔山打牛”的套路,其实更像是在拿别国的痛点玩博弈。一张嘴喊着制裁,一只手指着中国、印度、巴西,说得冠冕堂皇,干得却是拿市场换选边的买卖。 北约秘书长吕特这次也有点“变脸秀”意味。他一边说北约要“战略自主”,一边又摆出“世界警察”的姿态,对中印巴各种喊话,施压调门拉到最高,意思很明确:赶紧打电话让普京别搞事,不然“后果自负”。 这话听上去挺唬人,但谁信谁傻。 印度那边最难受。从俄进口的石油翻了七倍,现在占了它总进口的45%。美国说让你换供应商就换?运输链、成本、炼化系统,哪一样不是大工程?重新来一遍,成本起码加20%。 搁以前,印度早就怂了,这回也不软。石油部长直接放话:不担心美国威胁,市场供应充足,我们还准备买巴西的油。 巴西就更直白了,总统卢拉开着大喇叭对着美国喊:“没有哪个外国佬能指挥我。”美国那套话术在南美压根不好使。 中国的态度依然如故,还是那句:不参与、不拱火、不送武器,也没断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你玩你的长臂管辖,我走我的独立路线。对话谈判才是正路,这话我们说了不止一回。 而美国国内的剧情也不寂寞。特朗普这边嘴上说不想真打制裁,背后却悄悄推动共和党修改法案,给自己留后手——可以“推迟或取消”制裁。 共和党那边喊着500%的关税,还不敢明说一件事:全世界前十大石油进口国,有七个还在和俄罗斯做生意。真制裁起来,美国不是制裁俄罗斯,是在给自己添堵。 战争那边的局势更耐人寻味。俄罗斯讲得明白:不会在威胁下谈判。你制裁你的,我打我的。乌克兰呢?倒是正忙着要更多武器。 吕特口风一泄露,立马看出来:这次北约可能真的要把射程300公里的进攻性导弹送上乌军的清单里。不是谈判,是备战。 所以,特朗普现在这波援助,到底是想拉停战线,还是变相让冲突升级? 有三点恐怕不难猜。 美国对这场“拖不下来的谈判”已经有点烦了,三月拜登和普京电话没谈拢,特朗普也憋了一肚子火,转化成行动是必然的。 把钱账转到北约头上,美国好做白脸,欧洲继续背锅——欧洲怕俄乌一旦崩了,难民、能源、政治全都一块炸,这责任他们可不想全扛。 中东局势最近缓和,“爱国者”库存没那么紧了,抽几套出来送乌克兰,既能送人情也能管控战场节奏,顺便调试下北约的配合机制。 但这些算盘,终归是美国的算盘。其他国家不是看不懂,也不是没见过。 “二级制裁”这个说法,翻译成人话就是“你不帮我断油,我就断你出口”。可是今天的全球格局,不是十年前的“美爹一言堂”了。 大家也不傻,知道你美国是想“逼人站队”,说到底还是为了“美国优先”,哪国配合了谁倒霉。 俄方态度明确,硬碰硬;乌克兰急需军援,战争逻辑进一步强化。可这一切,离“和平”两个字只会越来越远。等于是特朗普嘴上说和,手上送枪。 制裁也好、军援也罢,不过是继续拖住这场战争的绳子,防止它断,也不让它收。 而那些喊“给普京打电话”的人,也该回头看看自己——中国早就表明不站队,劝和促谈是底线。真想打电话?先问问自己,是不是拿枪指着别人嘴的时候,还配谈和平? 这场“最后通牒”说得凶,倒计时已经开始。50天之后,是枪声更响,还是终于有人松口?现在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靠“二级制裁”逼人选边,已经让全世界再次看清了,美国所谓规则,不过是拳头下的包装纸。 说白了,这不是为了乌克兰的和平,而是为了美国的秩序。 参考资料: 外交部: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央视网
特朗普这回又拎起了“二级制裁”的锤子,一边恐吓俄罗斯“50天内不谈就砸”,一边让
秋恒看军事
2025-07-18 15:17:09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