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正为74岁的武则天捶腿,狄仁杰却突然闯了进来。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狄仁杰下狱。谁料,狄仁杰仅用1句话,就让武则天转怒为喜。
深夜,洛阳城中一片肃静,皇宫内的控鹤宫中,74岁高龄的武则天却犹自未休。作为绝对统治者,她对权力与美色的追求从未停歇。
这夜里,武则天赤裸着身子侧卧在龙床之上,身旁的美男子张易之正在娴熟地替她按揉酸痛的双足。
张易之不仅相貌英俊,身材也是一等一的出色,他专注地服侍着这位数九寡阙的皇帝,技艺了得让武则天几乎闭目享受。
就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突然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寂静的夜色。接着,一个男子的身影便闯入了这个只有皇帝才能驻足的仙境,来人竟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宠臣狄仁杰!
“你疯了吗狄仁杰!竟敢在这时候擅闯本宫!”武则天被惊醒过来,龙颜当即大怒。她扬手招来了护卫,命令将狄仁杰拿下。
然而面对皇帝的谴责,狄仁杰却丝毫不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陛下,臣有一句话奉上,还请宽恕。”他说完这句话后,武则天的怒气竟如释重负般消失了。
这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神奇妙语,居然能让武家军事统帅大怒之下,骤然转瞬回心转念?
原来,698年的这一年,突厥骑兵早已骚扰武周边境多时。他们挟凶悍残暴的骑兵猛烈进犯,攻陷了武周的赵、定两地,百姓生灵涂炭,为了驱除外患,武则天命令狄仁杰出征讨伐。
可奈何当时国内兵力严重不足,即使号召了一个月,狄仁杰也只得了区区八百余人马,以这样的兵力,如何对抗凶残敌军?
面对这燃眉之急,狄仁杰奉行权谋之道,给武则天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劝说武则天将早年被她流放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召回相助。
果不其然,在太子李显的影响力下,仅仅数日,狄仁杰便招集到了五万雄兵。拥有足够兵力后,狄仁杰临阵施策,大败突厥骚扰军队,赶走了这些爪牙,为武周重新赢得了和平。
正是凭借了狄仁杰出谋划策并亲征战功,方才保住了武周国家的安危。但功高震主,狄仁杰在获胜凯旋歼灭敌军之后,却未获武则天及时接见,反遭冷落在外。
武则天此时把狄仁杰召入寝宫,正是希望首先抚慰补偿他。可是狄仁杰一进宫门,就看到了上述那番香艳淫乱的景象。
虽然他也早已习惯武则天的作风,但亲眼目睹皇帝如此放纵形骸,而外有强敌入侵,尚需振臂一呼,狄仁杰顿时无法容忍,愤怒难抑地闯入了宫中。
正是这一闯宫行为,让武则天大怒,差点将狄仁杰问罪下狱。所谓一句话化解了武则天的怒火,其实就是狄仁杰的一句战报:“突厥已破,大军凯旋!”
听到大捷的消息,武则天自是喜笑颜开,但狄仁杰随即又说:“虽说大胜,但伤亡也在所难免,五万将士还望陛下勿忘有加恩赏。”
这一番隐晦而实在的劝言,让武则天惭愧地意识到,她正沉溺于私欲而对外疏忽政务,被狄仁杰一语惊醒。
于是,武则天这才平息怒火,下令封赏有功将士,并对狄仁杰亲自表示慰劳。
没想到这一闯宫的插曲,最终促成了武则天继续重视政务,加上狄仁杰建议立儿子李显为太子,进一步增强了统治基础,避免了日后权力之争的内乱。
可谓是出于一时无心的偶然,却换来了战功赫赫、国运昌隆的意外结果。这不仅是狄仁杰智谋的成功施展,更展现了武则天在一度放浪形骸后,终于恢复了作为一代女皇的英明睿智。
总的来说,这一段小插曲虽然平凡无奇,却揭示出了统治者面临诸多诱惑和考验。武则天身为执掌大权的皇帝,不可避免地沉浸于美色享乐,但也知道关键时候要把持全局。
狄仁杰作为谋臣,机智周旋于朝野之间,诚恳而不失尊重地劝谏君主,最终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两人的这一次矛盾对峙与互相化解,展现了他们之间由衷的信任和理解。武则天虽气急败坏差点加诸狄仁杰以极刑,但内心深处却仍旧爱重这位救命恩人。
狄仁杰亦不遗余力地矫正武则天,但始终没有丧失对君主的基本敬意。二者的关系由此愈加亲密无间。
这一小小插曲不仅使武则天及时重视军国大事,立下了储君李显,更增进了她与狄仁杰的信赖。
这份君臣之间独特的互信,对于捍卫武家江山,避免武周王朝就此衰落,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