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去世时,发妻于氏大哭大嚎:“你一辈子对不起我,弄了那么多姨太太,又养了那么

玲珑说历史 2025-03-18 09:50:02

袁世凯去世时,发妻于氏大哭大嚎:“你一辈子对不起我,弄了那么多姨太太,又养了那么多孩子!你走了都丢给我了,叫我怎么办哪?!”袁克文听罢立即领着众儿女跪地:“求娘赐死!”

晚清民初的时候,纳小妾娶姨太太的风气极度盛行。袁世凯一生,就娶了10个老婆,这10个老婆,为他生了三十多个子女。

他的结发妻子于氏,只生了一个儿子,长子袁克定。其他的子女,都是袁世凯的小妾们所生。

在封建社会,一个男人无论娶多少个妾,生的孩子都只有一个母亲,那就是发妻,也叫做嫡妻。

发妻生儿孩子是嫡子女,妾氏生的孩子是庶子女。嫡妻和她的子女在家中地位很高,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小妾不负责任,生了不管,那么嫡妻就要承担养育他的责任。

但是,试问哪个女人愿意和别人共享丈夫。

于氏从十几岁嫁给袁世凯以后,基本就和守寡无异。看着丈夫娶了一房又一房,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她心里的悲苦可想而知。

所以,袁世凯一死,她终于尽情释放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其实,于氏不是小门小户出身,她也长于富贵人家。只不过她和袁世凯受的教育不同,两人在婚后无法携手并进。

再加上,袁世凯有着所有男人都有的劣根性,喜欢漂亮年轻的女人。他发迹之后,才会娶了那么多的女人。

于氏和绝大多数封建社会教出来的女性一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她一直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她并不知道,也会就此葬送夫妻关系。

刚结婚时,袁世凯年轻,夫妻俩有新鲜感,感情还说得过去。

据说,于氏家里虽然富有,但是她对吃穿打扮并不在行。

自从于氏生了长子袁克定之后,于氏打扮就愈发土气和随意。

有一次,她穿着绣花鞋,上身着红袄,下身穿绿裤,中间不扎着个红花裤带,苦不堪言。

袁世凯看见后,故意讽刺她,意为风尘女子。

这个玩笑确实开得比较过火,不过如果女子有情商,仍然可以巧妙化解尴尬,避免影响夫妻关系。

但是于氏却很生气,当即怒怼回去。“我是正妻生的嫡女”。

而她这个回怼,恰恰犯了袁世凯的忌讳。因为他不是正妻所生,他是小妾之子,乃庶出。

这是袁世凯的心病,被于氏说破,他恼羞成怒,自此再也不肯在于氏房中过夜。

于氏莫名其妙得罪了丈夫,自此家庭待遇一落千丈。

袁世凯自己是个庶出的,但是他对嫡子袁克定相当看重,曾花费很多心血来教育他。

对于氏也是尊重于嫡妻的身份,在重要场合,仍然携于氏出席。只不过,于氏一直在封建礼教的教育下生活,对人际交往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袁世凯接任孙中山总统之位后,有一次要带着夫人一同出席活动。

袁世凯对此次外交事件很重视,提前让人给予氏准备了衣服,给她讲解活动的各项礼仪等。

然而,等袁世凯和于氏出现在会场时,于氏仍然给袁世凯丢了脸。

一位外国公使出现在于氏面前,微笑着向她伸出手来。

在我们现代人的思想里,握着手算什么,大方伸手握一下就行了。

可于氏不行,在她的思想里,一个男人怎么能随便握一个女人的手,这会是什么样子,有违伦常啊。

于氏脑中天人交战,惧怕她所知道的礼教,将手缩了回去,背在了背后。

公使当场哑然,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是这次外交事件,让袁世凯大大丢脸。众人嘲笑袁世凯有一位没见过世面,不懂礼仪的夫人。

从那之后,于氏再也没出现在大众场合。但凡袁世凯去参加比较重要的活动,都是带着大姨太去的,大姨太从前是有名的风月场所的人,在人际交往跟前很有一套。

而家中的财政大权,袁世凯全部交给四姨太打理。

于氏渐渐被袁家所有人边缘化,成了最有可为得一个人。大家都知道袁世凯有个发妻,可也只有发妻这个身份而已。

袁世凯复辟失败后,整个人受到了极大打击。他死时,除了留下许多金银财宝,还给于氏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不过,有于氏在,家还是不能分。直到1919年,于氏去世以后,袁家才分了家。

袁克定是长子,他分得家产最多,随后是庶子,其次才是庶女。

原本以为,像于氏这样和丈夫不合不睦地过一辈子,死了一定会分开埋,免得两人会在阴间打架。

哪知,于氏在临终前要求将她和袁世凯合葬。两个活着并不深爱的人,死了还要纠缠不休,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0 阅读:72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