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竟然在网上说,对待老人的绝招,就是不要经常来往。他说的老人自是指自己的父母。具体怎么做呢?那就是跟老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偶尔跟老人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或者过年过节跟人取会吃下饭就行了,这体现 孝顺的优良传统,不能来往太亲密,那样老人会忘了你的好处,只记得你不好的地方。我对这做法是不赞同的。古人说,养儿防老。意思是养育子女的目的 为了老年时的依靠和安全。虽说现在不像古时,几世同堂,也就是说,只要老人还在,就不能分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古人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当子女的,必须得在父母膝前尽孝。现在一般来说,都是与父母分开住。这没什么可说的,反倒是这么做比较好。因为老人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不大一致,在一起住,反倒会产生许多分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要与父母离得远远的,得靠打电话来沟通,只有逢年过节才与父母聚一下。试问,一年中,你能与父母团聚几回?多少天?你把父母家当作亲戚来走的吧?这还算是尽孝吗?至于你说与父母亲密了,父母只记得我的不好,忘了你的好,我更是不赞同。作为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儿为女,只有他们为儿女才是全身心付出的,而儿女呢?能做到父母这样吗?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一句俗语:父母心在儿女身上,儿女心在石头上。我觉得很多年前那首叫“常回家看看”的歌就很好。当儿女的,如果有条件,就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不一定要住在一起,可住一个小区。经常都可去父母那里坐坐。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在老家,如果有空,就得回去看看,而不是什么逢年过节才回去。不要把孝挂在嘴上,得付诸行动。
有人竟然在网上说,对待老人的绝招,就是不要经常来往。他说的老人自是指自己的父母。
睿评趣事
2025-01-06 17:18:05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