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被曝光了!”江苏南京,一肿瘤医院的医生不仅没收病人红包,还反过来为病人默默捐款14年!如果不是19年医院查账发现,没人知道这位医生默默无闻做了这么多年的好事!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故事发生于2005年,那时刚成为主治医生的席玮,遇到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叔。这位大叔不幸患上了恶性肿瘤,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他几乎绝望,打算放弃治疗。
席玮得知情况后,四处奔波,想方设法帮他申请减免,但最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眼看大叔就要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席玮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掏腰包帮大叔垫付剩余费用。
为了不让大叔感到内疚,席玮谎称有慈善机构提供资助。就这样,农村大叔得以顺利入院接受治疗。这是席玮第一次资助贫困患者,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自那时起,他几乎每年都会悄悄帮助几位因经济困难而难以承担医药费的患者。十几年间,这些善举无人知晓,连那些受助患者也被蒙在鼓里。
席玮的妻子默默支持他的慈善行为,女儿也在父亲感召下成为医院义工。在这样一个充满大爱的家庭氛围中,席玮坚持了下来。
或许有人会问:席玮的收入能负担得起频繁的捐助吗?事实上,除去必要开支,他几乎将全部工资都用在了帮扶贫困患者上。
一晃十四年过去,谁也没想到,在医院一次例行的系统升级中,席玮多年来的秘密被意外发现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医院上下。很快,席玮被请到院领导办公室。他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没想到院领导却动情地握住他的手,说:"你做的事,太了不起了!"原来,席玮多年资助患者的事迹,已经彻底曝光。
院方随即为席玮举办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席玮显得十分淡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言语间流露出最质朴的仁心仁术。
席玮的事迹一经报道,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成千上万网友纷纷留言,赞其为当代医者楷模。
"原来世上还有这样无私奉献的医生!"
"听了席医生的故事,我对医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位网友这样写道,"希望席医生的精神,能感召更多同行,让医患之间的猜忌和对立慢慢化解。"
的确,席医生让人肃然起敬的不仅仅是他的善举本身,更在于他能在如今高度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依然坚守初心,把患者利益置于首位。这种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回想2019年底,当"北京眼科名医陶勇被患者砍伤"的新闻铺天盖地时,举国上下都在为陶医生祈祷。
人们无不感慨,本该悬壶济世的医生,竟然会在行医途中遭受如此惨烈的暴力。而席医生多年默默资助贫困患者、最终善举被曝光的故事,则为笼罩在医患关系上空的乌云,带来了一丝暖意和希望。
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医生都像席医生那样慷慨解囊。但席医生的事迹,至少向公众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并非所有医生都是铜臭味十足的,大多数行医者初心未改,依然在尽职尽责守护患者。
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席医生的善举虽然高尚,但不应成为医生的普遍要求。
"国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医保体系,缓解贫困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减轻他们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
其实,像席玮这样有医者仁心的医生不在少数。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叶伟民教授,将29岁儿子捐献器官,挽救5名患者生命的事迹,同样令人动容。
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医者,用执着坚守和无私大爱,构筑起医患关系的一道道彩虹桥。
或许,正是因为席医生这样的楷模,我们对医生群体才能保有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
期待未来有更多像席医生一样恪守医者仁心的从业者出现,让医患关系的天空放晴,让爱心大爱在医疗行业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