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楚门的世界》频频上演,#切断窥私偷拍黑产刻不容缓# 】 近日,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曝光称,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24日晚,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已于9月24日将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华3人全部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审讯,这三人与民宿业主并不相识,对其借住宿之机在客房内偷装网购监控设备以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如今,摄像头成为了人们很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标配”,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摄像头存在大量系统漏洞,不严格的访问控制更容易被黑客入侵,加上很多视频数据缺乏加密处理,让许多家庭、酒店隐私信息处于“裸奔”状态。
通过摄像头窥探、贩卖个人隐私,此前早有不少案例。从私家车内的行车记录仪被盗,到公共场所摄像头被“黑”;从家用摄像头被入侵,再到用户手机摄像头被远程打开……现实版《楚门的世界》频频上演,而且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懂的秒进”“一律对床”,在部分社交平台和论坛中,只要支付两三百元,就可以看到陌生人家里的实时监控画面。凡此种种,不断引发公众对于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和讨论。
虚拟的网络世界,隐私安全是每个网民的基本诉求,也是数字生活的“刚需”。保护个人隐私,切断摄像头窥私黑色产业链,已经成为摄像头行业,甚至是网络空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遏制摄像头成为窃取隐私的“窗口”,必须从多个层面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近年来,为了遏制偷拍黑产的蔓延,公安部门持续开展“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断源”行动和打击偷拍偷窥的“扫雷”行动,依法严打非法生产、安装、控制网络摄像头等窃听窃照器材及偷拍偷窥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企业和电商平台也不断升级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提升技术对抗能力,屏蔽和下架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关键词及产品,减少用户信息被入侵和窃取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破解摄像头“窥私”犯罪的难点和痛点。诸如,摄像头破解的隐蔽化、犯罪分子的专业化、犯罪链条的产业化、犯罪成本相对较低等等,都加剧了摄像头隐私泄露监管的难度。
万物互联时代,网络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更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在遇到侵害隐私权的事件发生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当然,说到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滋生犯罪的“温床”。想要摆脱“被围观”的恐惧,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围观”的自觉。从法律后果来看,盗取网络摄像头账号密码并进行控制的,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社交软件向他人传播淫秽视频的,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则构成犯罪。
摄像头背后的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摄像头下的生活是真实的,依法严惩网络犯罪,让偷拍摄像头彻底销声匿迹,人们的生活才更有安全感!(综合自法制日报、影子不会说谎-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