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明末清初战斗:50名骑兵一波冲锋在上海打败1000多名乡民。当时,嘉定军民反清起义,清军将领李成栋久攻不破,周围各地乡民纷纷拿起武器反抗清廷。
在六月十五的时候,在黄埔方向,乡民开始集结准备反清。李成栋就派遣杨副总领五十骑,过去镇压。
城内乡绅百姓认为,清军就只有50名骑兵,我们有上千人,那么多人打他们,那是手到擒来。而且,最好不要杀他,死活捉来,将链锁颈,留待耍玩倒好。
开战的时候,上千乡民拿着竹竿、锄头、铡刀或者单兵短刃,就一哄出城迎战清军。结果,上千人前呼后拥,挤成一团。还没看清楚前边怎么回事。
50名清军骑兵就纵马冲锋,强弓远射,马刀挥砍,砍杀数人以后。乡民们开始惊呼奔走,有跳水逃命者、怆惶奔窜者、砍伤头臂者、带血淋漓者、哀哭乞命者、绕城喊救者、人践马踏者、惊呆任杀者,不一时而死百人焉。(姚廷遴《历年记》)
李成栋其实早期是明朝宁夏边军,后来参加了开封之战,因为在开封之战中有功,升了副总兵,调到南直隶。后来清军南下以后,李成栋带领明军数千精锐边军投降参加清军。
明朝很多将领投降了清廷之后,瞬间战斗力爆棚。李成栋就是一个典型。李成栋在明末只是个三流将领,投降之后却大杀四方。
尘缘
早期的农民军也是几万人被几百官军追着打的,冷兵器时代精锐和乌合之众的战争力差距是很大的
用户18xxx14
正规军打乡民,还是骑兵打步兵,这要打不出来战绩,那还混屁呀!趁早抹脖子拉倒。
天朝用户1
然后在李定国“两撅名王”之后觉得满清气数已尽又反正回来,结果反正回来后战斗力立马恢复原貌,被尚可喜压着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真的经典,军队的战斗力跟政府的状态息息相关。
中華正能量 回复 11-23 13:28
李成栋反正是在李定国两撅名王之前,李定国都是在李成栋兵败身死之后才投到南明麾下的。
贺一 回复 11-22 17:44
说明国足是国运平衡器,阿根廷现在是啥样子……
昵称
以前村民愚昧,知识有限而已,放现在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因为大家都能想出n种方法玩残这几个骑兵
简单点的想法 回复 11-22 17:20
不一定,人多不一定有用,你看看之前的车站砍人事件,就几个拿刀的,结果受伤不少
昵称 回复 简单点的想法 11-22 18:13
根本就不同概念,这里说的是有目的的两队伍对战,而你的是突发事件
用户78xxx08
这有啥丢人的,一群老百姓而已。金国骑兵17人给宋朝送信,回去时被宋朝2000箱军打埋伏。结果轻松击溃这2000人。杀了其中好几百。
欢乐马 回复 11-22 19:04
梦游症患者
专打咬我的狗 回复 11-22 18:53
没啥,我南京栖霞这边我继父说,当年一个日本鬼子,没错就一个日本鬼子在他家门口,现在龙潭到宝华的一段路,缴械了两百地方武装,鬼子一鸣枪当时就怂了,全部缴械。
小许不要老婆了
投了新主子以后不卖力一点,怎么受重用?怎么表现出自己的价值?人有两种价值,一种是金钱,一种是位置
专打咬我的狗 回复 11-22 18:57
正常,没啥特别的,人性。说句不好听的,识时务者为俊杰,适者生存,适应不了局势,自动被淘汰
本初。卟卟
明庭有人才儿不能用,不亡何待
db
和李成梁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