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要通话,到想要访问,自诩为“美国最伟大总统”的特朗普从来没有这么憋屈,由于始终等不到中方递来的台阶,白宫终于悄悄取消了通话安排。
眼看自己的“主子”频频吃瘪,作为美国国务卿,上了中方黑名单的鲁比奥在美国国会面对民主党议员的盘问,竟然歇斯底里喊出“不准中国替代美国”的口号。
一边选择对华示好,一边指挥鲁比奥对华叫嚣,特朗普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直到那份“美国国务院改革及预算削减的草案”新鲜出炉,一切问题仿佛迎来了答案......

“热脸”贴“冷灶”
太平洋那头,特朗普团队隔三差五就放点风声,一会儿暗示想跟北京通个电话,一会儿又表达有访华的意愿。这些信号,飘到北京上空,就像往深海里扔了颗小石子,连个响儿都听不太真切,更别说激起什么浪花了。
这种东方特有的“已读不回”,真是把特朗普那边可能盘算好的剧本给打乱了。他们估计想着,怎么着也得摆出个“胜利者”的姿态回来,既能给美国国内市场提振信心,也能在选民面前秀一把掌控复杂国际关系的“肌肉”。

可惜,北京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再清晰不过的表态:想光靠耍点嘴皮子上的“交易艺术”,在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东方智慧面前占便宜?门儿都没有。那边厢越是放出试探气球,这边厢越是气定神闲,看样子,单方面的“隔空喊话”,恐怕难以敲开对话的门。
特朗普团队这么急着想跟中国搭上线,也不是没来由的瞎折腾,自家后院起火,才是真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账,当初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本以为能“制造业回流”,结果确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少分析早就点透了,这板子最终还是打在了美国自己消费者身上,美元在近乎崩溃的边缘疯狂试探,物价蹭蹭往上涨。《华尔街日报》的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美国人对生活成本“失控”这事儿,焦虑得不行。
压得喘不过气的国债,马上就要飙升到37万亿美元了,每天光利息支出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有消息说,美国财政部都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操作”来腾挪资金支付利息,可见日子过得有多么紧迫。

当初画下的大饼——“制造业回流”,比如在俄亥俄州重建芯片产业,现在也因为成本太高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而停滞不前。英特尔这些大型企业的决策变化不定,更让这个口号显得有些空洞。特朗普抱怨沟通不畅,实际上也是自身问题的一个反映。
而中国这边也不是光看着,贸易数据会说话,比如特定时期,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量,同比降得那叫一个明显。稀土出口的配额也悄悄做了调整。这些动作,虽不大张旗鼓,却精准打在了美国能源和一些高科技产业的七寸上,够他们受的。

特朗普自废武功
就在特朗普团队急着找台阶的时候,参议员马克·鲁比奥这类角色,反倒像个反向助攻的。他老人家在参议院听证会上,一边大刀阔斧地砍美国国际开发署这类机构的预算——据说砍了快一半,一边又信誓旦旦地说“中国替代不了美国的领导力”。
这逻辑,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既想让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够草,还嫌弃别人家的马太壮。这种自相矛盾的调调,连美国自家议员都看不下去,吐槽说这不等于用刀叉吃大餐,还指责别人用筷子不卫生吗?

鲁比奥这番言论背后,恐怕是对现实世界有几层严重的误判。首先,经济账算得太糊涂,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早就突破几万亿美元了,而且还在涨。反观美国,对外援助的盘子反而在缩水,此消彼长,这笔账小学生都会算。
其次,对科技竞争的格局也看走了眼,以为限制一下,就能锁死中国科技企业?华为在人工智能芯片这些领域,照样在往前拱,连英伟达的黄仁勋都说过,单方面搞管制,最后可能伤的是美国自己。

更别提对国际舆论的盲目自信,天天嚷嚷“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机构的报告明明白白写着,中国给非洲国家的贷款利率,可比西方一些私人资本提供的融资成本低多了。
非洲联盟总部大楼上“中国援建”几个大字亮堂堂的,印尼雅万高铁跑的是中国标准,沙特那个未来新城里华为的5G技术也玩得风生水起。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那些抹黑的口水有说服力多了。

看得到的东方智慧
面对美国那边厢的花式表态和自相矛盾,中国这边就突出一个“淡定”,这种“冷处理”,背后其实是一套清晰的逻辑,说白了就是那十二个字:“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种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有几大硬邦邦的“家底”在撑着。
一是越来越完善的产业链“护城河”,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一直稳稳当当,像芯片这种关键领域,自给率也在玩儿命往上提。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都占到人家全球产量的大头了,这就是一个缩影。二是能源和资源安全的“压舱石”,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全球遥遥领先,稀土加工技术更是独步天下,这些都是硬通货。

三是庞大国内市场形成的“吸铁石”效应,14亿人消费升级,这得是多大的内需潜力?几万亿美元的市场摆在这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在战略调整中也开始逐步降低了。最后,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就是不断扩大的国际“朋友圈”,金砖国家一扩容,覆盖的人口和GDP在全球的占比又上了一个台阶。
当一些美国政客还在“脱钩”还是“依赖”之间精神分裂、左右摇摆的时候,中国已经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上稳步快跑了。中欧班列开行量屡创新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内的贸易也越来越火热,这,就是用实实在在的多边合作,来回应那些单边主义的杂音。

结语
鲁比奥们越是声嘶力竭地喊“不准中国替代”,反而越暴露出他们内心的虚弱和不安,历史的时针,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摆过关键的刻度。中国的目标,从来就不是简单地要去取代谁,而是想试着超越那种“国强必霸”的老套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框架下,走出一条不同文明能够共生共荣的新路子。
那部在太平洋上空始终无人接听的电话,和那些在非洲大陆上显得苍白无力的指责,或许,正在一同见证着:一个时代正在慢慢落下帷幕,而一种新的秩序,正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悄然孕育,不是吗?

信息来源:
上游新闻2025-05-21《鲁比奥急了:美国没有退出世界,也不会被中国代替》
速看前沿2025-05-22《特朗普还没登机访华,96小时内美连发三道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