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讲述志明与春娇在短短七天内,从认识到恋爱,一天天地进行着,每一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让人惊讶。第二部分,则是一百五十九天。又过了两百多天,四百多天。就这样跳来跳去,火热的爱渐渐冷却为平静的情感,不再每天都有新鲜事物出现,而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磨合、争吵、冷战,其中一方首先退让;矛盾、争执、互不让步、冷战不断加剧。最后两人都没有解释,就这样不了了之。大部分的爱情故事,都在这里结束了。不过还好,这是一部电影,大家都清楚,编剧一定会胡乱编出一个春娇也去北方的借口,这样他们才能“再贱”。

是在冷战中,两人分道扬镳,然后一起北上。北京大街上,春娇与她的同事们一边煮着烟一边聊天,碰见了张志明,春娇用一种坚定的口气说:别吵,别拒绝。可是,当她转过身,面对志明的时候,她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尴尬地喊了一声:“HI~”在朋友面前,我们都会吹嘘自己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无所谓,可是,当他们真的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手足无措,所有的准备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而在志明身后,有了新的女朋友,尚悠悠时,他就会厚颜无耻地问她:“她真的比我好吗?”这也证明了,两个喜欢一个男人的女人,会永远被对比。

两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场景,都是在 KTV中,这一幕,简直是天壤之别。第一首歌是在 K歌室,春娇要了五打生力,请了一群朋友喝酒,在昏暗的光线下,她有几分微醺,搂着志明的肩膀,两人一人一只手,一只手,轻声唱起了《最后的玫瑰》,她身边的人(春娇是 F),也都轻声唱起了她的歌,好像在为她的爱人祈祷。两人心照不宣,继续傻乎乎地唱着,简单而又简单的两句话,仿佛要将这一生都陪伴在她身边:“你问我,这幸福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就像天上的云,忽聚忽散。”第二部也是在同一个 KTV,只不过两个人都不一样,春娇一个人在 KTV里哭得稀里哗啦,唱着一首《别问我是谁》,旁边的人(同样是春娇的 F)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人在看电影。而在另一个房间里,志明更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里,春娇临走时还喊了六杯燕京酒,他静静地听着她在哭泣:“不要问我是谁,只要爱上我就好,我的感情没有人能懂。

春娇学到了志明的“偏执狂”,看到大半夜的马路边有人在洗汽车,阴谋论认为是凶手杀了人后在收拾残局。志明学春娇进了洗手间,关上门,用开水喉,穿好衣服洗手,然后把手机藏在了家中。两个人从香港,一路辗转到了北京,发着短信,打情骂俏,瞒着家人。绕了一大圈,依旧如此。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身份对调了!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春娇是那么的活跃,那么的主动,那么的主动,可是在第一次见面之后,两人的热情渐渐褪去,露出了彼此的破绽。我感觉志明刚认识的那个春娇,就像是他手里拿着的那部笔直的手机一样,直来直去,没有任何拐弯抹角。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她不仅仅是拿着一部笔直的手机。事实上,春娇就算是有重力感知的苹果手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w,你这是什么意思?”但那时候志明还不知道,重力是可以被锁定的,这是一种相处的方式。

她从来没有对这对情侣抱过希望,甚至在宣布要拍续集的时候,她还以为这对情侣会分手,但到了后面,她就开始担心这对情侣会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彭导,你太大胆了!好吧,但为什么要在车站找到她,这也太老套了吧!这不是他该来的地方!事后他解释道:“一开始是在机场,但春娇的朋友说,如果你真的很关心她,那就去找她,哪怕她还有半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你也能找到她,毕竟她是个扑街!”北京的飞机场总是迟到!不过后来因为没能去飞机场,就改成了火车站。乔段土是土,但值得称赞的是这一段在曲婉婷缓慢的前奏衬托下,志明拼了命地跑着去找春娇。志明疑惑的看着四周。志明目光一凝,看着他音乐声也停止,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压抑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