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以家人之名》:烟火气里的家人,从不是靠血缘定义

凌晨四点的海潮面馆,骨汤在砂锅里咕嘟冒泡,李海潮系着沾着面粉的围裙,把三个孩子的早餐摆上桌——这是《以家人之名》最动人的

凌晨四点的海潮面馆,骨汤在砂锅里咕嘟冒泡,李海潮系着沾着面粉的围裙,把三个孩子的早餐摆上桌——这是《以家人之名》最动人的开场。没有血缘羁绊的两个爸爸、三个孩子,挤在老房子的小餐桌旁抢鸡腿,争吵声混着面香飘出窗外。这部曾刷屏热搜的剧,或许后期剧情带着争议,但它用最朴素的日常告诉我们:家人的本质,从不是户口本上的关系,而是寒冬里递来的一碗热汤,是难过时稳稳接住你的那双手。

一、烟火气为媒:两个爸爸搭起的“无血缘之家”

剧作最亮眼的突破,是跳出传统家庭叙事的框架,用“两个单亲爸爸共养三娃”的设定,撕开了“血缘至上”的滤镜。涂松岩饰演的李海潮,是这家人的“定海神针”——他的面馆不仅是营生,更是孩子们的避风港。凌霄妈妈丢下孩子远走,他凌晨抱着发烧的凌霄跑医院;贺子秋被生母寄养,他怕孩子自卑,逢人就说“这是我儿子”;自己的女儿李尖尖闯祸,他罚站时却偷偷塞块糖。这个“国民好爸爸”没有惊天动地的付出,却把爱藏在每一碗热面、每一次唠叨里,让“爸爸”这个词,与血缘无关,只与责任和温柔挂钩。

张晞临饰演的凌和平,则补上了父爱的另一块拼图。作为刑警,他总在出警的路上,错过了孩子的家长会,却会在深夜回家时,给睡熟的孩子们掖好被角;他不懂怎么给女孩扎辫子,却记得李尖尖喜欢的发卡样式;他和李海潮拌嘴时互不相让,却在对方生病时,笨拙地守在面馆煮面。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细腻一个刚毅,用最朴素的默契,给了三个孩子完整的安全感。就像凌和平说的:“户口本上的关系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他们的家,靠的不是血缘纽带,而是烟火气里熬出来的羁绊。

小演员们的自然演绎,让这份羁绊更显真实。小凌霄的沉默寡言,藏着被母亲抛弃的创伤;小贺子秋的过分懂事,是寄人篱下的小心翼翼;而小尖尖的咋咋呼呼,是被爱滋养的底气。三个孩子在巷口追逐打闹,子秋帮尖尖背黑锅,凌霄把唯一的鸡腿让给妹妹,这些不加修饰的日常,比任何刻意煽情都更戳人——家人之间的联结,从来都是在一餐一饭、一朝一夕里慢慢沉淀的。

二、创伤与救赎:孩子们在爱里修补原生裂痕

如果说两个爸爸的付出是“暖色调”,那三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创伤,就是剧作的“冷底色”。剧作的现实意义,正在于它没有回避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原生家庭控制等议题,而是展现了“爱如何治愈创伤”的全过程。

宋威龙饰演的凌霄,是“被原生家庭困住的孩子”。母亲陈婷的极端控制欲和道德绑架,像一张无形的网——她丢下年幼的凌霄,却在多年后以“亲情”为枷锁,将他困在新加坡九年。凌霄的早熟与内敛,是长期压抑的结果,直到回到李海潮身边,他才敢在醉酒后说一句“我想回家”。而治愈他的,正是这个无血缘的家:李海潮会拍着他的背说“不想忍就回来”,李尖尖会拽着他的胳膊喊“哥,我养你”。这份无条件的接纳,让他慢慢卸下伪装,明白“家人从不会用爱绑架你”。

张新成则把贺子秋的“敏感与渴望”演到了骨子里。被生母贺梅抛弃,被生父赵华光反复纠缠,他总怕自己是“多余的人”,于是拼尽全力讨好所有人——帮面馆洗碗,给家人买礼物,甚至想辍学打工减轻负担。他的那句“我是不是不该回来”,藏着无数寄人篱下孩子的心声。而李海潮的一句“你哪儿也不去,这就是你的家”,李尖尖的“你是我哥,这辈子都是”,终于让他明白:被爱不是因为“懂事”,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谭松韵饰演的李尖尖,是这个家的“小太阳”。她看似没心没肺,却最懂哥哥们的痛:她用画笔画出凌霄藏在眼底的心事,用“兄妹协议”给子秋安全感,用大大咧咧的性格,冲淡了家里的压抑氛围。她的存在证明,家人之间的治愈是相互的——哥哥们守护她的天真,她则用自己的阳光,照亮哥哥们心里的暗角。

三、争议之外:剧作的遗憾与温暖底色

不可否认,剧作后期确实带着明显的争议:凌霄母亲陈婷的极端行为过于脸谱化,仿佛只为制造冲突;贺子秋生父赵华光的反复纠缠,让剧情陷入狗血循环;“伪骨科”感情线的仓促发展,也破坏了前期的温情基调。这些问题让剧集从“高开”走向“低走”,成为不少观众的遗憾。

但即便有这些不足,剧作的温暖底色依然值得肯定。它没有把原生家庭的创伤放大为“无法治愈的绝症”,也没有把家人的爱描绘成“万能解药”,而是真实地展现了治愈的过程——有争吵,有误解,有退缩,却始终有“不放弃彼此”的坚持。成年后的凌霄和子秋远走他乡,却在多年后毅然回归;李尖尖从依赖哥哥的小丫头,长成能独当一面、反过来守护家人的姑娘,这种成长与羁绊,才是剧作最珍贵的内核。

结语:最好的家人,是“我选择你”

剧集结尾,海潮面馆依然热气腾腾,三个孩子围坐在老餐桌旁,李海潮和凌和平端着面走进来,灯光落在每个人脸上,温暖又安稳。这个画面告诉我们:家人从来不是“命中注定”,而是“主动选择”——李海潮选择接纳凌霄和子秋,凌和平选择与伙伴共担责任,三个孩子选择彼此作为一生的依靠。

我们或许都曾经历过家庭的遗憾,或许都有过“不被理解”的时刻,但《以家人之名》让我们相信:血缘或许能决定亲属关系,但真正的家人,是那些心甘情愿为你停留、为你付出的人。他们可能是父母,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朋友、爱人。就像李尖尖说的:“家人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你心里有没有这样“非血缘”的家人?他曾用怎样的温暖打动过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