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闫刘梦)作为中国信托行业的领军企业,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置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公益慈善信托领域,通过制度化、创新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拓展“金融+慈善”的深度与广度。
2025年,中信信托在慈善信托的备案规模、项目落地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0单,备案规模约16.74亿元,位居行业首位。

制度化管理与创新:深耕“金融+慈善”发展新模式
中信信托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信托工作,将其作为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公司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创新业务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全覆盖、可持续的慈善信托管理机制。
据了解,公司专门设立慈善信托部,成立慈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慈善信托业务开展。公司秉持“信行远,爱无疆”的慈善理念,不断发掘和创新慈善信托的模式和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全链条覆盖、全社会共振的公益慈善生态。
此外,通过创设“双受托人”“投资+扶贫”、中国版DAF、“金融+慈善”等多种富有特色的公益慈善信托模式,中信信托有效提升了信托慈善行为的社会辐射力和聚合力。
在制度层面,中信信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优化,慈善信托部积极加强与民政部门、行业协会、慈善组织、律师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培育公司慈善信托业务发展良性的服务链和生态圈。
2024年,中信信托在慈善信托项目落地上实现多项突破。本年度新增“中信信托·和的慈善基金会和风仁心健康公益慈善信托”,备案总规模为4.7亿元;“中信信托·哥弟善及公益基金会麒麟慈善信托”,备案总规模为1亿元,单笔备案规模均居行业领先。
今年5月,中信信托·2025生生公益慈善信托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发布仪式。作为国内首个支持神经多样性理念、专注孤独症及相关精神和智力障碍群体的慈善信托,生生公益慈善信托将致力于提升医疗与社会服务质量、推动神经多样性科学研究以及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网络。
此外,“中信信托·2024显惠公益慈善信托”作为中信信托企业家办公室“人-家-企-社”服务中心“社”维度下的重要服务内容,是公司利用慈善信托工具助力企业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又一重要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信托-2024爱企助困慈善信托”作为第一例在北京市区级民政部门备案的慈善信托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网络提交申请,远程审验,办理结果系统反馈”的网办流程,成为北京市区级慈善信托的备案与全程网办的“双首单”。
这一案例不仅体现了中信信托在慈善信托数字化与便民化方面的前瞻性,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具体实践与社区共建:志愿服务与公益捐赠双轮驱动
在推进慈善信托业务的同时,中信信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并通过公益捐赠支持乡村振兴与社区发展,形成了“制度+行动”的双轮驱动模式。
2024年,中信信托组织员工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报告期内志愿者活动项目个数5个,员工参与人次数555人次,参与时长675小时。
具体活动包括:在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公司团委联合左家庄街道团工委在亮马河畔开展学雷锋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期间,走进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主题宣教。
此外,在第40个首都义务植树日之际,中信信托还组织“履行植树义务,共建花园城市”公益植树活动。在“金融教育宣传月”期间,走进北京市房山区朱岗子村开展“担当新使命消保县域行”专项活动,推动金融教育直达基层群众。
记者发现,中信信托通过公益捐赠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期内,公司支持2024年对外捐赠资金30万元,用于“清凉屏边、爱心相伴”云南屏边白河镇中小学生捐赠项目和“花开元阳、爱心助力”云南元阳支教小学生活环境改善项目。

公司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利用DAF慈善信托架构,聚焦教育扶贫,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此外,中信信托境外子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树立中资企业正面形象。在中信股份联谊会的带领下,中信信息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参与香港社区活动,包括“迎七一、庆回归”主题关爱活动,合计派发福袋2500份,与社区街坊共庆回归。
事实上,中信信托通过制度化、创新化的慈善信托管理模式,结合常态化志愿服务与精准公益捐赠,不仅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中信信托将继续深化“金融+慈善”融合,拓展慈善信托的服务边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与国家战略目标。正如其在2024年ESG报告中所强调:“信行远,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