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数智赋能,武进区人工智能应用全面开花

今年以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等文件相继出台,为人工智能与政务领域融合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常州市武进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从“信息化筑基”向“数智化跃升”迈进,实现政务服务向“智能办”跨越、治理模式向“主动预判”升级、数据资源向“融合共享”突破。

政务服务智能化:从“排队等”到“指尖办”

“智能填表服务让窗口收件时长平均缩短60%以上。”湖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朱婷介绍,该系统集成身份识别、信息采集、智能填单等功能,覆盖个体工商户登记、临时性建筑物搭建等高频事项智能填报,解决了以往信息录入慢、群众等候久的问题。

目前,武进区已构建“线上智能辅助+线下精准导办”全流程服务体系,还打造了智能预审系统。该系统融合AI技术与政务业务知识库,能自动核验受理材料的格式、签章及逻辑一致性,快速标注错误,辅助审批人员高效工作,减少约40%审批时间。

社会治理智慧化:从“经验决策”到“数据指挥”

每日上午9点,武进区环府路的无人机准时升空巡逻,违章建设、耕地保护、水质监测等全域动态实时呈现在后台大屏,这得益于全市首个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武进区将全域划分为437个空中飞行网格,编制36项AI分析能力图谱,累计执飞2232架次,移交问题线索2610处,推动城市管理从“管不过来”向“管得精准”转变。

同时,武进区开发民意诉求数据分析平台,建立“热词分析为纬,事、地、人、时为经”的立体分析模式。平台已汇聚12345热线工单数据40余万条,使工单数据分析研判能力提升80%以上,触发预警30余次,实现民意诉求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

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从“人工核验”到“大模型+”

去年起,武进区响应国家招标投标数字化智能化部署,构建“大模型+交易”新格局,落地智能辅助评标、智能客服等场景。10月14日,一场83家单位参与的工程建设项目评审,借助AI辅助评标,从传统4小时人工评标缩短至最快10分钟,效率提升95.8%。

智能客服“武小易”提供7×24小时服务,用户咨询意图识别准确率95.8%,90%高频问题10秒内解答,答复精准度98.2%。此外,武进区在全市率先上线招标文件智能检测场景,审核时间从人工6小时压缩至AI自动审核15分钟,通过语义分析、图片识别等技术捕捉“量身定做”风险点,保障文件公平。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武进区将通过技术与制度升级,让城市运行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推动治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服务市民需求。

王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