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大将王树声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排队打饭,见一干部打了5份饭菜,顿感蹊跷。

品古观今呀 2025-07-18 17:31:29

1968年,大将王树声在某机关单位食堂排队打饭,见一干部打了5份饭菜,顿感蹊跷。他上前询问原因,竟然被那干部怒目呵斥到:“关你什么事,闪一边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拍手叫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8年的军事科学院食堂,和往常一样飘着饭菜香。战士们排着队,有说有笑等着打饭。

可谁也没注意到,角落里一位穿着旧军装的老人正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他是王树声,开国大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可这会儿他就像个普通老兵,端着搪瓷碗站在队伍里。

队伍前面突然一阵骚动,一个年轻干部抱着五个饭盒挤到窗口,挑挑拣拣专拣肉菜盛。周围人皱起眉头,却没人吭声。

王树声走过去问了句:“小同志,打这么多份饭啊?”那干部头也不回甩了句:“关你什么事,闪一边去!”

话刚出口,他猛地回头,发现眼前站着的是王树声,脸唰地红了。

这事儿要搁别人身上,可能就忍了。可王树声是谁?21岁带头烧自家地契闹革命,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硬骨头。

他管这事儿不是为了摆官威,而是心疼,那年头粮食金贵,战士们顿顿白菜咸菜,有人却一顿端走五份好菜,这不光是浪费,更是把“官兵平等”的老传统踩在了脚底下。

他没当场发火,转身找后勤查了个明白。原来那干部是某师长的秘书,天天替领导打饭还挑三拣四。

更气人的是,师长压根没来过食堂,全让秘书代劳。

王树声直接堵住那位师长:“你的道歉对象不是我,是顿顿啃咸菜的战士们!”第二天,师长灰溜溜自己来排队了。

食堂风波没完,王树声趁热打铁立下规矩,干部必须亲自打饭、取消小灶、伙食账目每周公示。

战士们拍手叫好,有人把这事儿写进日记:“司令把首长的红烧肉倒进大锅菜时,全连都鼓掌了!”

总后勤部很快下发通知,全军跟着整顿,第二年伙食费省下17%,战士满意度反倒涨了两成多。

有人说王树声太较真,五份饭菜算什么大事?可他心里门儿清,特权就像滚雪球,今天多打一勺肉,明天就敢占一座房。

他儿子结婚时,警卫员借公家两把椅子布置新房,他连夜让人搬回去。儿子委屈,他一句话怼回去:“咱家的事占公家便宜,和旧社会贪官有啥两样?”

那些年王树声走到哪儿都带着三件宝,旧军装、布鞋、搪瓷碗。

下连队和士兵吃一锅饭,炊事员偷偷给他碗里多夹肉,他转身就拨回大锅里。

老兵们都说:“王司令眼里揉不进特权这颗沙子。”

这事儿传开后,战士们在食堂墙上刷了标语:“饭碗里盛的不仅是饭,还有公平!”

几十年过去,军事院校讲后勤管理,“五个饭盒”仍是经典案例。

当年那个红着脸的年轻干部被派到边防部队改造,后来写信感谢王树声:“您那声质问,把我从特权梦里拽醒了。”

晚年的王树声常念叨:“管好军人饭碗,跟阎王爷管生死一样要紧。当官的不护战士的胃,兵手里枪就不认人!”

这话如今刻在湖北麻城烈士陵园,成了永不过时的军规。

五只饭盒像五记耳光,抽醒了特殊化的歪风。

现在想想,老将军较真的哪是几勺菜?他守的是官兵同甘共苦的本分,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初心。

0 阅读:0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