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机会变得更加稀缺。作为当前最大的 AI代理生态系统之一,@virtuals_io凭借最多的开发者数量,成为备受期待的生态平台。其初始发行(Genesis Launches)表现尚可,偶尔还能带来5-20倍的炒作收益。然而,这种热度仅持续了1-2个月。归根结底,这个生态系统过于依赖新项目的炒作驱动。当没有更多令人兴奋的新项目上线时,市场注意力和热度便迅速消退,生态内的“积分”也随之失去价值。这种情绪的变化促使投资者和投机者变得更加挑剔,开始注重项目的实际价值(产品)而非单纯的炒作。
换句话说,AI可触达的市场空间极其广阔,被忽视的Web2市场潜力正在逐渐显现,可触达的机会极其庞大:当前AI云服务市场规模已达8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若将其拆分为推理(inference)和训练(training)两个部分,大约有80亿美元的市场是可服务的区间。

以 DePIN赛道为例,可以将Akash、io.net和Render理解为GPU/CPU原始算力的入口。这些平台通过代币化实现对硬件资源的访问,并将供需双方进行撮合。其逻辑能够成立,是因为与超大规模云厂商相比,这些网络在价格上仍具备显著优势——在DePIN网络中获取高端显卡的成本通常为每小时个位数美元,而在主流云平台上则是两位数,尤其在多GPU配置下差距更为突出。
与此同时,供给端也在快速成熟,任务持续时间更长、利用率更高,“玩具型”的实验性负载正在逐渐减少。追踪这一赛道时,关键指标包括GPU型号分布(如A100/H100/H200)、利用率、任务成功率和SLA达成情况、单位算力成本($/FLOP)以及平台抽成比例。
不过,这类 DePIN平台的短板同样明显:节点质量参差不齐、大模型并行训练受限于缺乏高效互联、当代币奖励衰减时用户与节点易出现流失。
而这正是Sollong价值主张的落点所在。通过软件编排,Sollong将分布式的节点拼接为一个行为一致、可管理的集群,并通过简洁直观的 API向开发者和应用开放。这不仅弥补了去中心化算力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更赋予碎片化网络类似传统托管云的稳定性与可用性,使去中心化AI的执行基础设施得以真正落地。
未来,加密行业的竞争仍将异常残酷:
许多代币将面临价值流失,市场注意力会分散,人们可能选择离开。
然而,在这片混乱之中,为下一波 Web 3 AI的崛起奠定的基础正在悄然形成。
Sollong认为:下一个浪潮的领导者将具备以下特质:
解决实际问题:专注于解决用户痛点,而非仅追逐热点。
吸引并留住用户:打造具有粘性的产品和社区。
构建抗叙事轮换的产品:产品能够经受住市场风向的变化,保持长期价值。
有趣的是,最大的赢家往往在初期看起来“无趣”(如基础设施、隐私、数据领域),直到它们突然成为市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