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祖师、一代宗师张三丰是否确有其人?蜀献王朱椿文集给出答案

钱越说史 2024-03-25 09:20:48

一个人有可能从宋朝活到明朝吗?理论上是可能的。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陷落,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灭亡,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两者相隔90年左右。若是有人出生于1276年前后,又侥幸长寿,便可以历经宋元明三代。明代周元暐所著的《泾林续记》就记载了一个见证三代,获得明太祖召见的传奇人物:周寿谊。不过我们今天要聊的并非是相对籍籍无名的周寿谊,而是另一位历经三次的人物,鼎鼎大名的张三丰。

张三丰剧照

张三丰其人

张三丰乃是道教的一代宗师,开创了道教重要流派:武当派,因其被人尊称为“隐仙”,故武当派又称隐仙派,或以其名称三丰派。在武侠世界中,张三丰更是名声显赫,他是“北少林南武当”这两大武林圣地之一的武当派创始人,一代武学宗师,打遍武林罕有敌手。

武当,武当,“非真武不足当之”,武当派以“真武大帝”为主神,重视内丹修炼,主张性命双修,三教合一,传习武当内家拳技,是我国内家拳法的重要起源之一。所以武侠小说将武当奉为武林圣地,自有其道理在。

然而作为创派祖师的张三丰,身世却异常神秘。连“三丰”到底是其名,是字,还是号都飘忽不定,见于各种资料的名号有:名有通、彭俊、全一、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有君实、铉一、蹋仙、居宝、昆阳、剌闼、元元、玄玄、符元,号有三侔、三丰子、玄玄子等等。以至于《三丰全书》干脆以“先生尝自言云:吾之名号,多与古今人同,知之即改,于心乃安,以故渺渺无定也”作解释。

关于其生年及籍贯亦有多种说法。考据诸书大约生于宋末元初,金元之交,自称为张道陵后裔,早年生活于北方。

但凡圣贤出生之时必有异象,张三丰也不例外。据《三丰全书》记载,其母林夫人梦见一只仙气飘飘,羽毛洁白的仙鹤,从海外飞来而诞下他,生相“丰神奇异,龟形鹤骨,大耳圆睛”,颇具神仙气。

五岁时,双目突然失明,寻遍名医都束手无策。一日,碧落宫主持张云庵途径当地,瞧见张三丰后大为惊奇,赞叹:此子仙风道骨,并非凡器,只因遭魔障侵袭一致失明,只要拜他为师,随他学道灾厄自解。张母由此认定他与道家有缘,遂将他托付给了张云庵。半年之后双目果然复明。

张三丰画像

张三丰仙缘深厚,无论是经文还是道法都难不倒他,对道家经典更是过目不忘,实属道家的不世之才。学道的同时还兼修佛儒,“随手披阅,会通其大意即止”。

七年之后,学道有成,出师归家,其后游历天下悬壶济世,四处给人排忧解难,一走就是数十年。期间在元大都平章政事廉希宪,受其举荐补为中山博陵令。后挂靴而去,入终南山师从火龙真人,一身道法愈发精湛。

元末,游历至武当山,观此山气象万千,对人言“此山异日必大兴。”此时武当山赫赫有名的五龙,南岩、紫霄三宫都毁于战乱,张三丰率领门徒除去荆榛,扫除瓦砾,创建草庐而居住,创设武当派。

像他这样身怀仁德之心的绝世高人,自然让当地百姓万分敬仰。随着时间推移,名声越来越响,仙风道骨的形象遍传中原。《明史》对形象描述为:

“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明史·张三丰传》)

武当山美景

此时已是大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是和尚出身,可称帝后对道教却非常敬重,对曾有数面之缘的周颠念念不忘。当他听说武当山中有这么一位长生仙人之后,立即派使者携重礼去武当山请他入京相见,可使者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张三丰的踪迹。其后又数次遣使入山都无所得。原来,张三丰在传下武当派后又云游天下去了。

靠靖难起家的明成祖朱棣,认为自己能够成功逆袭,与真武大帝的庇佑不无关系,故对张三丰比乃父更加痴迷。君临天下之后,接连派人四出寻找他的踪迹。

同时提升武当山政治地位,敕封它为大岳太和山。“大岳”即太岳,“太和”出自《易经》“保合大和,乃利贞。”太代表至高至极,和即和谐,故“太和”指宇宙万物最高层次的和谐,故宫主殿太和殿也典出于此。这是将武当山拔高到与五岳平起平坐,乃至更高一层次的地位。

永乐十年(1412年),又征发三十万民工,大修武当山,轰轰烈烈的“北修故宫南建武当”工程正式启动,五龙,南岩、紫霄等宫观重新被修葺一新,在张三丰修行地兴建遇真宫,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绝顶兴建大岳太和宫,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

经此一役,武当山大兴,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成为全国各地道士定期朝拜的“圣山”,是全国道教活动和交流的中心,皇室家庙。

可即便皇帝闹出如此声势,张三丰依然神龙见首不见尾。

蜀王朱椿与张三丰交往史

那么张三丰去哪了呢?各种相关资料有志一同的指向四川,称他曾入蜀与蜀王朱椿会面,比如《明史·张三丰传》载“乃游四川,见蜀献王”。但一直以来,关于朱椿与张三丰的交往,只有各种间接史料,无法确认。直到2017年,任职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的胡开全远赴日本找回国内已经失传的明蜀王文集,才有直接证据证实确有此事。

朱椿自幼“天资智睿,英敏而好学”,同样是精通儒释道三家,与文人、释、道多有交往。长生是古往今来很多人的梦想,手握大权之人更是如此,秦始皇为此不惜派徐福东渡,汉武帝则招致方士亲自炼丹。朱椿作为镇守一方的肃王也有一颗追求长生的心。《游江渎庙》中有“他日功成朝玉阙,丹台会见列仙真”之句,充分表达了他对修仙的向往。

成都锦里‍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年中,朱椿得闻张三丰张神仙在“陕右”,欢喜异常,焚香沐浴斋戒之后,遣使敬邀驾临成都,过府一叙。张三丰答应了。

盼啊盼,终于盼来了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张神仙究竟长什么样呢?

“若有人兮出世,匪常曩自中土,移居朔方。奇骨森立,美髯戟张,距重阳其未远,步虚靖之遗芳,飘飘乎神仙之气,皎皎乎冰雪之肠。爰寻师而问道,岁月亦云其遑遑,既受诀于散圣,复续派于瓜王。全弌真之妙理,契未判之纯阳。南游闽楚,东略扶桑,历诸天之洞府,参化人而翱翔。曰儒、曰释、曰老、曰庄,皆潜通其奥旨,乃怀玉而中藏。长绦短褐,至于吾邦,吾不知其甲子之几何,但见其毛发之苍苍。盖久从游于赤松之徒,而类于圯上之子房也。”(《献园睿制集·张丰仙像赞》)

朱椿对张三丰的第一印象为“奇骨森立,美髯戟张”,身着“长绦短褐”,但见其白发苍苍,却无法判断其年龄,整一个“飘飘乎神仙之气”世外高人。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亲眼见证的却未必是“实”。以朱椿的才智自是不会被其第一印象说迷惑,刚接触时内心“不能无所疑焉”,可半年相处之中,张三丰不经意间显露的“一斑半点”,让朱椿清楚自己终究是肤浅了。更让他钦佩的是张三丰于儒、释、老、庄都很精通,都深得其中奥妙,认定他是“怀玉”的世外高人。

那么对皇室避之唯恐不及的张三丰为何会应朱椿之邀,与他相见呢?只是找朱椿这个颇具才学的藩王谈谈学问而已?

鹤鸣山

据朱椿的《与全弌老仙书》所载,张三丰本就有入蜀踏访名山福地的打算,应朱椿之邀只是顺道而为。有资料称张三丰愿意现身,是认为朱椿与道有缘,希望此时正处于人生低谷的朱椿能随自己入山修行。可惜朱椿婉拒了他的邀请。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开春,张三丰对朱椿表示“天国之山,仙人所居止也。兹行必欲造玄真之境,求长生之药,持献左右,以报知己之遇。秋来方可会也。”

张三丰打算入鹤鸣山寻仙访道,并承诺给朱椿寻求长生之药。古往今来,多少人对长生不老孜孜以求,朱椿此时虽然还年轻,但依然为之心动。不久之后,张三丰托人给朱椿捎来“山笋、仙李崖蜜一味”,更让他激动不已,期盼着老神仙早早给他带来长生不老药。

双方本有秋来相会之约,可内心火热的朱椿显得有些急不可耐。先是派人入山探访,只可惜“云深不知处”,没能找着人。而后当时间走过六月,进入七月,认为秋天已至,张神仙总该履约了,结果一连多日都没有张三丰回转的消息。遂于七月二十七日修书一封,派成都左护卫千户姜福,带着释道弟子原杰、吴潜中等,前往鹤鸣山“奉书虔请,以达衷情”,希望老神仙能“速驾云軿早班鹤驭”,前来与他相见,诉说在天国与群仙相会的奇遇故事。

第一封书信发出去后如石沉大海,不死心的朱椿于次年八月二十八日再次修书一封,探问张神仙是否因“会友于天国,遂无心于成都”,以至于本忘了秋来相会之约。为打动张神仙连“谨拜下风,亲侍仙座”这样的敬语都用上了。

奈何还是仙音渺渺。不死心的朱椿于十月二十四日,再次修书一封,对张三丰发出:张神仙啊,您是否“桃源失路于武陵”了这等问询。

连发三封书信都无回应,朱椿自认可能与张神仙真的是缘尽了,对此不再强求。可只要外界传来有关张三丰的一鳞半爪,沉寂于内心的长生梦便会再次浮起,于是又有了后面两封年月不详的书信。

鸾凤

第一封书信是因有驿使传来消息,说说张神仙“远赴燕山之会”去了,朱椿闻讯“且惊且愕,将信将疑”,随即修书一封“恳请鹤鸣子和携八鸾九凤以来临,霞侣云俦会五老群仙而至止,愿闻至道,不负初盟。”重点落在初盟,意即老神仙您既然有空去见我四哥,为何不愿现身一见,顺便把答应的长生不老药赐下。

其后又得到消息说,鹤鸣山天谷洞中“支铛煮火折木,通道踪迹如新,昭然可见”,说明张三丰依然咱鹤鸣山活动。朱椿再度燃起希望,修书一封派人入山寻找,希望老神仙能“拉群仙招五老,驾风乘云,千里一息,会于武担之阳,斋明之室,授以长生”。

然而张三丰依然神龙见首不见尾。随着时间推移朱椿终于死心,可他对张三丰的思念不减当年,遂命人按照自己的记忆绘制张三丰画像,并亲自撰写《张丰仙像赞》,又创作《怀仙赋》寄托思绪。

阿越说

因史料缺失,张三丰属于典型的姓名不详、生年不详、籍贯不详类三无人员。是故虽然赞誉史籍,蜚声中外,可学界对他是否真实存在,历来存有争议,质疑声从未断绝。

朱椿朱椿所着的《与全弌老仙书》五篇,及《张丰仙像赞》、《怀仙赋》现世,可以作为证明张三丰确有其人的直接证据。其中《与全弌老仙书》第一篇提及“全弌老仙袭神明之裔,配全真之教,留形逾于百岁,踪迹半于天下。”可见张三丰必然历经了宋元明三代。

武当山紫霄宫

因张三丰踪迹时隐时现,道法高深,民间对他越发崇敬,最终被神化,连历代皇帝都因此受影响,使劲地给他加封。首开册封张三丰的当属元顺帝,先是赐封张三丰为“三丰仙神”,后又敕封“忠孝神仙”。接下来是张三丰的头号粉丝明成祖,敕封其为“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虔诚程度堪称癫狂。之后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敕封“韬光尚志真仙”,明熹宗敕封“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可以说一代代明朝皇帝都是张三丰的信徒。

相关文章

蜀献王朱椿:岳父、师长被杀,胞弟、儿子要造反,且看他如何破局

蜀献王朱椿:皇帝钦点的蜀秀才,用礼乐教化蜀地的大明第一贤王

周庄王朱朝堈:大明最后一次天子出巡的亲历者,因此受到优待

鲁荒王朱檀:明太祖钦赐恶谥,令皇室丢脸、子孙蒙羞的荒唐王爷

秦简王朱诚泳:古代贤王的典范,明实录不惜浓墨重彩书写其生平

0 阅读:97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