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 2025 款蔚来 ES6,外观调整属于不易直接察觉但在使用中可感知变化的类型。前机盖双特征线未采用夸张造型,配合 0.8mm 深度切割工艺与反光涂层,晴天阳光照射时,车身会呈现一层柔和流动的光影。早高峰时段,车主路过街边玻璃幕墙,偶然瞥见车身倒影,这层光影有时能舒缓拥堵路况带来的紧绷心情 —— 日常通勤中,这类视觉细节常能提供微小的情绪调节。从实际使用来看,这一设计使风阻系数达到 0.28Cd,高速行驶时表显能耗略低于预期,长期使用下每月可减少部分电费支出,金额大致能满足孩子两本绘本的购买需求。


日行灯较老款增厚 4mm,内部导光条密度有所提升,点亮后灯带沿车身线条延伸,视觉上与车身融合度较高,不似额外加装部件。傍晚接孩子放学,小区门口光线较暗时,保安师傅常会提前抬杆,偶尔闲聊时会提到 “这车的灯光不刺眼,晚上值班时眼睛不会有明显不适感”。高亮黑保险杠采用德国拜耳抗刮擦材料,有车主因接孩子放学匆忙,倒车时不慎蹭到路边灌木丛,下车查看仅留下几道浅浅印子,用湿抹布擦拭后痕迹基本淡化。若换作此前驾驶的老车,类似情况通常需要补漆,不仅要支出数百元费用,还需等待半天左右,可能影响接孩子的行程安排。
拉开车门进入驾驶舱,15.6 英寸 AMOLED 横屏与老款竖屏相比,操作逻辑更符合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夏天中午阳光强烈时,屏幕表面的微棱镜结构可减少反光,导航时无需眯眼辨认路线。带父母前往郊区游玩,长辈坐在副驾观察车主调整导航,常会感慨 “现在的车子操作步骤比以前简单,不像我们过去开车要依赖地图册,看错路口就容易绕远”。放大或缩小地图时,屏幕滑动过程顺畅,无明显卡顿,背后依托高通骁龙 8295 芯片与自研渲染引擎支撑。对用户而言,操作时无需等待加载、无需反复滑动调整,符合日常使用中的效率需求。早高峰堵车时,若想切换孩子喜欢的儿歌,三指左滑即可调出娱乐界面,余光扫过屏幕就能完成操作,注意力无需长时间脱离前方路面 —— 车辆密集时段,短暂分神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这类操作设计可降低分心风险。

中控台较老款更为整洁,原挡把位置替换为怀挡设计,腾出的空间安装了两个无线充电板。早上出门匆忙时,手机随手放在充电板上即可开始充电,无需额外插线,也避免了线路缠绕孩子玩具的情况。带妈妈去买菜时,若长辈手机电量不足,上车后将手机放在充电板上,下车时长辈常会说 “现在不用特意带充电宝,以前出门总觉得充电宝沉手”。充电板后方的杯架配备滑动盖板,不使用时闭合可保持中控台整洁,也能防止灰尘落入。偶尔携带热咖啡上车,杯架尺寸与常见咖啡杯匹配度较高,遇到急刹车时咖啡不易洒出,无需像以往那样刻意用手护住杯子,避免烫伤孩子的风险。NOMI Mate 3.0 头部转动时噪音微弱,播放儿歌时会随节奏轻轻摇摆,孩子坐在后排常会拍手互动,为原本略显沉闷的车程增添一些活力。询问 “附近适合带孩子游玩且能就餐的场所”,系统会列出几家选项并询问是否导航,语音交互过程比以往更自然,无需像背书般清晰表述指令,即便孩子含糊说出 “找有滑梯的餐厅”,系统也能做出准确识别并提供相关信息。
调整座椅时,可察觉前排座椅柔软度与老款存在差异,用手触摸能感受到表面的叶脉绗缝纹理,长时间乘坐不易产生明显硌压感。骶骨位置的支撑模块,在坐下几秒后会缓慢调整角度,贴合身体曲线,带来类似轻托腰部的感受。驾驶长途返回老家,以往大约两小时腰部就会出现酸痛,需要停车休息,现在可连续行驶三个多小时,下车时身体不会有明显僵硬感,同行的妈妈会观察到 “开车的人看起来比以前轻松些,不用频繁停车缓解疲劳”。后排坐垫较老款加长一截,父母坐在后排时,双脚可完全放置在坐垫上,无需悬空,妈妈在乘车过程中会提到 “这次腿部没有出现麻木感,以前长时间坐车后总需要揉腿,现在能正常和你爸聊天”。后排靠背支持电动调节角度,爸爸倾向于稍微倾斜倚靠,认为这样能短暂休息。

驾驶车辆上路,能先感知到底盘的变化。经过小区门口减速带时,无明显硬碰硬的颠簸感,车身仅轻微晃动,坐在后排的孩子可继续安稳玩耍手中玩具。后续了解到,这一体验源于底盘的预瞄功能 —— 系统可提前感知前方减速带,进而调整悬架状态。行驶在乡下非铺装路面,路面布满碎石子,震动经过底盘过滤后变得柔和,坐在后排的孩子即便睡着也不易被吵醒。若换作此前驾驶的其他车辆,类似路况下孩子常会被颠醒哭闹,影响整个行程的舒适度,如今孩子能保持安稳睡眠,同行家人也可获得短暂放松。在 9 种驾驶模式中,“后排尊享模式” 在携带家人出行时使用较多:开启后减振系统会调整至较柔软状态,经过坑洼路面时,后排感受到的颠簸有所减轻,妈妈在乘车时会提到 “不用一直抓着扶手,能专注看窗外风景,比坐公交车时平稳些”。动力输出过程较为平稳,绿灯起步时无需深踩油门,车辆可随车流缓慢前进,无突然窜动情况,避免惊吓到孩子;高速超车时踩下踏板,动力响应及时,无明显拖沓,爸爸坐在副驾会说 “动力能满足日常使用,加速时身体不会有突兀的前倾感”。

续航是纯电车日常使用中的重要考量点,2025 款 ES6 搭载的 100kWh 电池,在日常上下班通勤场景下,一周充电一次即可满足需求,无需每天规划充电桩位置。周末带家人前往周边城市游玩,单程距离两百多公里,游玩结束返回时,电表显示仍有一定剩余电量,无需中途寻找充电场所耽误时间。前往海边这类短途出行,以往驾驶老车需要频繁计算电量,担心无法返程,现在无需过度关注电量,可适当延长孩子在沙滩的玩耍时间。百公里电耗较老款有所降低,每月电费支出减少,长期积累可补充部分家庭日用品开支。补能时前往换电站,无需下车等待,整个换电过程约五分钟完成,速度通常快于加油站排队加油。有车主曾因赶时间去学校接孩子,到达换电站时担心延误,实际换电过程顺利,未对行程造成影响。相比充电补能,这种方式可节省在充电桩旁等待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也无需持续关注充电进度。

安全相关的改进多体现在细节层面,在关键场景中可提供一定保障。高速行驶时,仪表盘偶尔会发出警示音,提示后方有车辆靠近,车主及时查看后视镜,常能发现快速驶来的车辆。借助 RCM 追尾碰撞预防功能的提前提醒,车主可提前做好准备,及时调整车速,降低潜在风险。
智能化功能中,“车位到车位” 在特定场景下呈现出实用性。前往商场地下停车场,内部路线复杂如迷宫,开启这一功能后,车辆可自主识别路线,避开其他车辆和行人,找到空闲车位后自动停下,无需在停车场内反复绕行寻找。携带孩子和父母一同前往商场时,以往需要先停好车再返回接家人,现在借助这一功能,可直接将车开到家人身边,减少往返步骤。下暴雨时,视线条件较差,系统仍能准确识别车道线,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无需紧张地紧盯路面、频繁调整方向。这类天气下,雨刮器全力工作仍可能影响视线,系统辅助可降低驾驶难度。停车场自主寻路功能也提供了一定便利,带爷爷前往医院看病时,地下停车场车辆和行人较多,寻找车位难度较大,系统根据实时情况规划路线,通常能较快找到空闲车位,无需像以前那样花费半个多小时寻找,不用在车内长时间等待。

车身尺寸视觉上与老款相近,实际内部空间表现有所不同。车高较老款降低 55mm,但前排头部空间反而增加 14mm,身高 180cm 左右的车主,坐直后头顶仍有充足余量,不会产生压抑感。后排头部空间增加 75mm,爸爸坐在后排时,无需低头查看手机,靠在头枕上姿势较为放松,还能与驾驶位的人聊天,提及过往生活趣事。纯平侧窗设计可减少风噪,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处于较低水平,孩子在后排观看动画片,无需调大音量,家人聊天时正常说话音量即可听清。
储物空间设计围绕日常使用需求展开。后备厢常规容积可容纳两个 28 寸行李箱,将后排座椅放倒后,能装下孩子的婴儿车和露营装备,搬家时还可容纳一个小衣柜,无需额外呼叫货车,减少相关支出。有家庭在使用后提到 “早知道这车储物能力符合需求,之前就不用麻烦朋友帮忙运输物品”。全车共有 26 处储物空间,中控台下的抽屉可放置纸巾和车载充电器,车门内侧的储物格能容纳水杯和折叠伞,就连后备厢的网兜也可固定零散物品,避免行驶过程中因晃动产生噪音。孩子的玩具、零食,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文件,均可找到对应存放位置,车内不易出现物品杂乱堆放的情况,视觉上更显整洁。

从 2018 年蔚来 ES6 初次亮相,到 2025 款的迭代升级,七年时间里,这款车在日常用车细节上逐步调整。累计 37 万台的交付量显示,每两台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 SUV 中,就有一台来自该系列。这类市场反馈并非源于宣传噱头,更多来自用户日常用车中的实际感受:通勤时交互步骤简单、长途出行身体感受舒适、复杂路况下驾驶有安全保障。在 30-40 万元价位的高端纯电 SUV 市场中,2025 款蔚来 ES6 或许不是视觉上带来冲击力的,但它在各类日常场景中的设计,与用户使用需求的贴合度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车辆的关注逐渐从参数转向实际体验,而 2025 款蔚来 ES6 所呈现的,正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细节优化 —— 这类优化无需刻意强调,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如同日常出行中一个了解需求的伙伴,默默解决用车过程中的小麻烦。这样的车型,是否符合家庭用车的期待呢?
